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不同惩罚机制对搭便车行为的控制

发布时间:2017-08-19 11:10

  本文关键词:不同惩罚机制对搭便车行为的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实验经济学 搭便车 惩罚效力 决策方式 合作


【摘要】:近年来,随着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兴起,搭便车行为的研究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搭便车行为的研究不仅是公共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的跨学科的融合,更是优化资源配资的有效方式。本文将惩罚机制引入搭便车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分析在不同的惩罚效力和惩罚决策方式的组合中,人们的搭便车行为的变化,得到对搭便车行为控制的有效的惩罚机制及相应的最优惩罚机制。这不仅是搭便车问题研究在新的领域取得新的理论突破,而且能够准确把握个体成员搭便车行为的内在规律,通过构建有效的惩罚机制,减少搭便车行为的发生,降低因搭便车而导致的集体利益的损失。 本文应用苏黎世大学研究的z-tree软件设计实验程序,将惩罚的不同效力水平和不同的决策方式等问题通过z-tree程序设计出来,然后通过控制实验环境,获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然后通过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和回归分析,运用统计软件进一步的验证实验的结果,从而更加有效的说明了实验结果,得出不同的效力水平对搭便车行为的控制,以及和不同的决策方式组合的最优的惩罚机制。本文通过对惩罚机制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的结合,得到了有效控制搭便车行为的惩罚机制,有效的弥补了在研究搭便车问题中的直接的搭便车控制的实验研究这一领域的空缺,为以后的搭便车控制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证明。 同时,通过惩罚机制的引入,,我们可以很好的控制搭便车行为,这一结论在现实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会引起社会的不公平性,影响社会成员的和谐稳定。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对集体中搭便车行为的控制,可以通过提高惩罚效力,也即增加惩罚程度,或通过集体公众决策的方式来减少搭便车行为。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将不同的惩罚效力和决策方式结合的不同的惩罚机制更加有针对性的控制搭便车行为。由此,本文的研究对现实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搭便车 惩罚效力 决策方式 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069.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9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3 国内外研究结果综述13-14
  • 1.3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14-19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思路15-17
  • 1.3.3 研究方法17-19
  • 第2章 搭便车惩罚机制的相关理论19-27
  • 2.1 搭便车实验的理论基础19-21
  • 2.1.1 搭便车的概念的界定19
  • 2.1.2 搭便车实验的相关理论19-20
  • 2.1.3 影响搭便车行为的因素20-21
  • 2.2 引入惩罚机制的相关理论21-26
  • 2.2.1 惩罚机制的来源分析21-22
  • 2.2.2 惩罚的决策方式22-23
  • 2.2.3 惩罚效力23-24
  • 2.2.4 由惩罚效力和决策方式组合的惩罚机制24-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搭便车惩罚实验的程序设计27-35
  • 3.1 个体惩罚实验27-30
  • 3.1.1 实验假设27-28
  • 3.1.2 个体惩罚实验思路28-29
  • 3.1.3 个体惩罚实验设计29-30
  • 3.2 集体惩罚实验30-32
  • 3.2.1 实验假设30-31
  • 3.2.2 集体惩罚实验思路31-32
  • 3.2.3 集体惩罚实验设计32
  • 3.3 实验操作32-34
  • 3.3.1 招募志愿者32
  • 3.3.2 实验操作步骤32-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搭便车惩罚机制实验结果分析35-51
  • 4.1 个体惩罚实验结果分析35-41
  • 4.1.1 个体惩罚的实验结果35-37
  • 4.1.2 个体惩罚实验结果统计检验37-39
  • 4.1.3 累计相关收益39-41
  • 4.2 集体惩罚实验结果分析41-46
  • 4.2.1 非参数检验41
  • 4.2.2 集体惩罚实验结果41-43
  • 4.2.3 集体惩罚实验结果统计检验43-46
  • 4.3 不同的惩罚机制比较分析46-49
  • 4.3.1 不同惩罚效力水平分析46-48
  • 4.3.2 不同的惩罚机制48-49
  • 4.4 搭便车行为控制的对策建议49-50
  • 4.5 本章小结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红伟;严鸣;;消费者渠道搭便车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体验学习视角[J];经济经纬;2014年02期

2 唐乐;;产学研合作中的搭便车行为及其治理[J];科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3 周燕;张麒麟;程奎;;不同情境下搭便车行为的改变——基于实验数据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07期

4 曹磊;张子刚;;双源渠道环境下的信息搭便车行为及预防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16期

5 周燕;张麒麟;付丽娜;杨一字;孙桂英;;信息公开机制控制搭便车行为的效果—实验证据[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6 张昊昱;冯南平;;搭便车行为对双渠道供应链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17期

7 宋昕帅;顾锋;张涛;;是否对“试衣族”收费——零售商应对搭便车行为的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01期

8 钟德强;谢彩虹;罗定提;;企业特许经营中受许者的搭便车行为及其监督机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马飞;;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分析[J];北方经贸;2014年03期

10 李武;胡振鹏;;农民合作过程中搭便车行为演化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 美国华裔教授组学者协会(南加州)秘书长 孙涤;抱团竞争的准则[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张明;“和尚喝水”现象对反腐败斗争的启示[N];朝阳日报;2010年

3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罗俊;非正式制裁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琴;不同宣传条件下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徐玉宽;不同社会信息下的环保捐款搭便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露;随机需求下双渠道供应链信息搭便车行为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张荣;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搭便车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钱姣;搭便车视角下的驰名商标保护边界探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6 赵春琦;不同惩罚机制对搭便车行为的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郭PrPr;不同信息条件下的搭便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骆丹;无线Mesh网络中节点行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00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700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b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