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论马克思主义分配观及其当代价值——兼论优化分配在精准脱贫中的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2017-08-19 12:19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主义分配观及其当代价值——兼论优化分配在精准脱贫中的重大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观 思想渊源 理论内容 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工人阶级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通过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家的论战,表达了丰富的分配观点。考察马克思主义分配观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是丰富的思想渊源;其二是精辟的理论内容;其三是深刻的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进而缓解"贫"和"富"的矛盾,而且还有利于精准脱贫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分配观 思想渊源 理论内容 当代价值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关系研究”(2014-MZD-003)
【分类号】:F323.8;F091.91
【正文快照】: 劳动产品的公平分配历来是讨论焦点,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面临着新问题的形势下,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做出新的发展。分配不仅仅是劳动产品的初次分配或再次分配,还应包含着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科技人才、教育水平等非直接劳动性劳动产品的分配。考察马克思和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超越“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观”[J];嘉应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张亮;确立“新的社会主义分配观”[J];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5期

3 赵英杰;;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分配观的再认识[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1期

4 李塘;新时期个人收入分配观的重塑[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刘斌;;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核心思想[J];理论参考;2006年03期

6 郑纳;;马克思主义分配观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J];攀登;2008年04期

7 杨丹;张怀民;;马克思的分配观及其当代启示——重读《哥达纲领批判》[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江宗超;;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公平分配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5期

9 邹传教;论马克思的整体分配观[J];当代财经;1995年03期

10 朱坚强;;论邓小平的知识分子分配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萍;;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分配观[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本文编号:700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700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