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基于对角聚类方法的价—供—需评价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04 18:37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角聚类方法的价—供—需评价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价供需 状态评价指标 对角聚类 七区状态模型


【摘要】: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精准营销的前提下,企业需要有效的把握市场状态,并快速做出对策反应。某目标商品在市场的状态表现好坏不仅需要定性判断,更需要来数学公式定量计算,这就需要建立评价目标商品市场状态表现优劣的指标体系,进而通过对指标体系进一步聚类分析,生成我们需要的信息。具体来讲,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建立价-供-需关联模型 对影响价格、供应和需求的因素逐一展开关联分析,同时围绕关联模型的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展开研究,确定价格对供应和需求的敏感程度,以及分析供应曲线和供需求曲线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问题。 (2)构建商品市场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影响价供需的众多销售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多个指标筛选并聚类,构建出价格指数和需求指数,并定义两个指数的算法和范围,同时对构成指数的每一个指标的临界值获得、计算和范围进行确定。 (3)创建七区聚类模型 针对价供需评价指标,建立以价格指数为横坐标,需求指数为纵坐标的坐标系,根据目标商品在市场表现优劣,即目标商品不同的市场状态,将平面坐标系按对角线方向划分为七个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定义不同区域的定性调整措施。 论文还进行了实例论证,对提出的状态评价指标和七区聚类模型进行初步验证,符合实际的销售状况。
【关键词】:价供需 状态评价指标 对角聚类 七区状态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14.32;F224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0
  • 1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17-20
  • 1.3.1 研究方法17-18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8-19
  • 1.3.3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19-20
  • 1.4 小结20-21
  • 2 价供需关系变化规律分析21-34
  • 2.1 价-供-需关联模型21-22
  • 2.2 模型要素描述22-26
  • 2.2.1 价格22-23
  • 2.2.2 需求23-24
  • 2.2.3 供应24-26
  • 2.3 要素关系分析26-33
  • 2.3.1 价-供关系26-27
  • 2.3.2 价-需关系27-28
  • 2.3.3 价-存关系28-29
  • 2.3.4 存-需关系29
  • 2.3.5 价格-供应-需求平衡关系29-33
  • 2.4 小结33-34
  • 3 价供需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4-42
  • 3.1 评价指标选择34-38
  • 3.1.1 指标选择过程34-36
  • 3.1.2 指标选择依据及贡献率算法36-38
  • 3.2 指标结构38-41
  • 3.2.1 价格指数38-39
  • 3.2.2 需求指数39-40
  • 3.2.3 指标权重设置40
  • 3.2.4 指数状态值确定40-41
  • 3.3 小结41-42
  • 4 价供需状态评价的对角聚类研究42-52
  • 4.1 七区聚类评价模型42-49
  • 4.1.1 对角聚类构模过程原理42-43
  • 4.1.2 散点图分布43-47
  • 4.1.3 对角聚类区域分隔47-49
  • 4.1.4 区域分隔临界值确定49
  • 4.2 调整措施49-51
  • 4.3 小结51-52
  • 5 实例研究52-58
  • 5.1 项目背景52
  • 5.2 项目目标52
  • 5.3 实采数据验证52-57
  • 5.4 小结57-58
  • 6 结论与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2
  • 作者简历62-64
  • 学位论文数据集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艳;;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构建浅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2 褚盈;;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关系研究[J];硅谷;2011年13期

3 徐国正;;我国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4 李海龙;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5 应永华;;公司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6 尹楠;;以新型评价指标衡量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国民幸福水平——以韩国为例[J];才智;2011年19期

7 曾光荣;王学先;;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丁佳俊;王积田;;地方政府政策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9 王俊霞;王晓峰;;西安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动态评价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禾良;;浅谈建筑业供应链中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满潮;;深部的概念体系及深部工程评价指标[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赵跃峰;芮海田;高炜;;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戴磊;孙文强;田永华;;能源节约评价指标与分析方法[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韩杰;;关于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5 赵小勇;崔广柏;付强;;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在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盖江涛;张承宁;马晓枫;;HEV电机驱动系统评价研究[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谷勇;周榕;陈芳;殷瑶;曹亚首;;丽江村级森林健康评价指标[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8 丁建福;;学生贷款:政府的职责及其评价指标[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曾科;;旅游路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七届(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璐;;学报评价服务功能指标内容及考察[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口评价指标体系探讨[N];中国人口报;2005年

2 胡羽;申报1007项 评价指标已定[N];山西日报;2004年

3 吴家顺;部门单位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内容[N];廊坊日报;2008年

4 杨娟 丁建福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构建县级政府教育职责评价指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蒋文龙 朱颖慧;浙江出台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N];农民日报;2003年

6 记者 张国圣;科学发展要有常识性评价指标[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董科;引入“服务国民经济能力”评价指标[N];期货日报;2010年

8 记者 赵杰;银华推出开放式基金评价指标[N];国际金融报;2003年

9 ;肾移植评价指标仍待完善[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马文佳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休闲:期待纳入社会评价指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勇军;不同嵌段比的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戴开富;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艳伟;航空公司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冉;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研究:构建、评价与培育[D];同济大学;2008年

5 徐佩;软件研发项目团队有效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7 谈贵军;区域物流成本统计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陈伟;我国高等院校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姜华平;道路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评价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卓宇;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辉权;疾控机构资源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筛选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周厚秀;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3 李玉石;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洪波;辽宁省国有制造企业信息化进程调查与发展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伟;基于对角聚类方法的价—供—需评价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宏达;企业利益相关者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7 牛兆霞;公路纵断面线形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石建广;矿床环境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田俊;基于CETS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永利;应用TOPSIS法和RSR法实施厂矿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2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72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