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创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5 03:43
【摘要】:近年来,随着实体企业产能过剩导致的传统工业企业实体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被抽离,投入到了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金融、房地产领域,而企业作为创新的主战场,如此大规模的金融化活动是否会对其研发活动产生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阶段,经济正在经历从原来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企业能否进行持续的创新。可以想象,如果企业过多地从事金融活动,必然会让中国经济走向虚拟化,进而对整个宏观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基于近年来中国企业将更多的资本投入金融领域,而创新又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中国企业金融化与创新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本文中,首先对有关国内外关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了一定梳理,紧接着以委托代理理论,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等为基础,提出假设并构建模型,同时以2009至2017年期间沪深A股上市企业发布的相关财务以及研发数据为基准,证实了企业金融化对其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部分先对各个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然后在控制了相关变量之后,实证检验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对于其研发投入的影响,最后,对实证检验的结果进行了稳健性的检验,确保了结果的可靠性。实证结果显示:(1)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企业金融化会对企业的研发活动产生“挤出”效应;(2)相较于短期金融资产,长期金融资产对于企业研发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3)相比于高主业业绩企业,低主业业绩企业金融化对于研发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
【图文】:

实证研究,金融化,规范研究,研究假设


图 1-3 本文研究框架图法及创新点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这两种方法综述以及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部分。在实证研究中,使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在模型的构建和对研究有的数据库收集了我国沪深 A 股上市公司 2009-2017 年点:本文重点在于借鉴了前人有关经济金融化与企业金融金融化对研发的“挤出”效应进行了研究,,并且把企业配行了分类分别检验其对于研发的“挤出”效应,最后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51;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军;殷书炉;;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调查[J];中国金融;2019年01期

2 郭新明;;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亟须规范[J];中国金融;2019年01期

3 丁奎;;国内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测算及评价[J];债券;2016年12期

4 郝慧刚;;天津市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水平测算及风险防范[J];华北金融;2016年11期

5 何平;;非金融企业去杠杆问题的对策建议[J];当代金融家;2017年09期

6 徐斌;;非金融企业融资“绞索”松动[J];经理人;2008年05期

7 谭黎明;非金融企业贷款给个人收取利息的行为是否有效?[J];人民司法;2002年10期

8 贾彤彤;;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因素、特征与效应分析[J];会计师;2019年03期

9 杨凤梅;;吉林省非金融企业债务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7年12期

10 马俊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攀升的成因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中国大陆首支非金融企业离岸人民币债新加坡发行[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2 ;境外非金融企业将首次公开发行熊猫债[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3 ;非金融企业支撑美国股市上涨[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4 徐以升;;必须去杠杆[A];International Monetary Institute Working Papers(2010-2014年合辑)[C];2014年

5 胡佳妮;;企业债信用利差在不同市场中变化趋势分析[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5年论文集[C];2015年

6 ;深圳前海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启动[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芬兰;穆迪:下半年亚太非金融企业信用趋势稳定[N];国际商报;2019年

2 记者 王连英;上半年我区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融资215亿元[N];内蒙古日报(汉);2019年

3 记者 魏雯静;上半年我省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规模达1362亿元[N];四川经济日报;2019年

4 张玮 昆仑健康保险资管中心;“大变局”下非金融企业如何破局[N];中国经营报;2018年

5 何芬兰;穆迪:亚太非金融企业将延续稳定评级趋势[N];国际商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周松林;首单非金融企业欧元债在中欧所上市交易[N];中国证券报;2018年

7 何芬兰;穆迪:亚洲非金融企业可应对2022年底到期债券[N];国际商报;2018年

8 记者 陈果静;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新规出台[N];经济日报;2018年

9 何芬兰;穆迪:亚太非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可控[N];国际商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路虹;防风险抑泡沫任务艰巨[N];国际商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恒松;产融结合监管问题及制度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朝辉;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合理性评价与调节路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2 于浩;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创新的影响[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3 傅晓琪;我国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的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4 邝光辉;我国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动因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5 滑跃;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6 孙莉;非金融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冯思婕;关于非金融企业间借贷行为合法化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8 梁倩;非金融企业间借贷行为正当性及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孟琦;基于内部控制的非金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瀚阳;基于商业信用视角下的货币政策对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79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79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3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