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基于双技术指标量化投资模型及实践

发布时间:2021-01-20 22:49
  近几年中国量化市场发展迅速,公募市场上掀起量化产品投资热,以指数主动量化、指数增强、量化对冲为代表的主动量化投资,资产规模已经近千亿,每年公开的业绩跑赢市场平均水平的不在少数。而主量化投资不仅从宏观微观市场中寻找超额收益因子同时也会赋予于价格和成交量等技术指标做选股因子,尤其注重对买卖时点的把握。技术分析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技分析主要是借助各类技术指标如MACD、RSI和布林线以及MA等构择股模型,预测入场和离场点进行买卖。而广技术分析则是通过挖掘市场历史数据并运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和现代金融理论从中探寻价格的运行规律。因此,用量化建立的投资策略其有效性的前必然要面对一个核心的问题:价格序列是不是随机的?本文样本的采集数据是上证综指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收盘价格,然后利用均线理论,通过统计学计算出多头均线排列的股价出现的概率,来验证分析A股价格是否服从随机游走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8均线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占比均接近10%,说明股A的价格存在趋势性规律。同时本文利用同时间周期的沪深300为基准收益作为参考对象,模型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理论成果MACD分段识别技术,在测试单指标的选... 

【文章来源】:南华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双技术指标量化投资模型及实践


八均线多头排列

上证综指,股价,强弱,交易日


数取 1 占比约 11.1%,也就是说上证综指在 10 个交易日就有一个交易日是标准的 8 均线多头排列;当价格强弱系数为-1 的时候,占总交易日的 9.23%,同样约每十个交易次会出现一次标准的 8 均线空头排列。这说明 A 股走势价格不服从随机游走,股票的趋势性存在一定的规律可寻,使用技术指标的交易策略是有效的。

构成图,构成图,成交量


而价格拐点的出现必然是 MACD 所有周期段里的出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里面。再结合量价原理,可以提升判下拐点出现的择时能力的准确率。本文尝试以股价上涨趋势买卖时机作为主要观测指标,成交量可与 MACD 配合使用。一般来说,走势较强时,成交量也会相应增加;走势较弱时,成交量也应相对减少。如果走势和成交量不匹配,则有可能是错误信号,通过对 MAC D 与成交量指标的量化,构建软件能够识别的市场信号体系,以此为依据进行股票的买卖,从而实现对某支股票涨跌的预判[34]。3.2 单技术指标交易构建原理1986 年,Thomas Aspray 创造了 MACD 柱状图,由于 MACD 对股价的趋势运动先天性的缺点就是滞后性,特别在周线图上更是如此,于是 Aspray MACD 柱状图由此诞生了。在股市电脑分析软件中柱状图通常采用DIF值减DEA值而绘制成,用红柱状和绿柱状表示,红柱表示看多,绿柱表示看空值。如图 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成交量的MACD构建和策略研究[J]. 周明华,张敏凯,周婷婷.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7(02)
[2]成交量与股票收益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 李超.  新乡学院学报. 2016(04)
[3]股票市场中技术分析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李莎,李红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4]中国股市短期价格趋势策略适用性实证检验[J]. 黄成,刘东辉.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02)
[5]中国股票市场弱有效性的统计套利检验[J]. 吴振翔,陈敏.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02)
[6]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J]. 张兵,李晓明.  经济研究. 2003(01)
[7]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J]. 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  经济研究. 1998(05)
[8]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 吴世农.  经济研究. 1996(04)
[9]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J]. 俞乔.  经济研究. 1994(09)

博士论文
[1]量化投资:从行为金融到高频交易[D]. 王帅.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时间序列的股票价格分析研究与应用[D]. 姜乐.大连理工大学 2015
[2]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 卢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3]股票技术分析中MACD指标的有效性检验[D]. 石赛男.西南财经大学 2011
[4]技术指标投资策略的优化及其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D]. 张登明.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89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89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1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