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
发布时间:2021-01-28 11:49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公司债券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规模越来越大。要保证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公司债券的合理定价就显得愈加重要,公司债券的合理定价也就是需要合理确定其信用利差,而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会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产生影响。现阶段,国内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针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方面研究的文章相比较而言较少,并且其中仅有小部分采用了实证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相当一部分侧重于对理论进行研究。而这些运用大数据的文章主要关注企业层面的财务变量或者宏观层面的经济变量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关系。本文丰富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并且相关研究对利益相关者包括发债公司、债券投资者和债券市场的监管者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以我国2010—2017年发行公司债券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主要研究了内部控制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产权性质及机构投资者对这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能够减少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同时内部控制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在非国有公司中比在国有公司中更显著,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比在持股比例低的公司更显著,相比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在稳定...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主要融资市场规模(万亿元)
1.4本文创新点??本文对内部控制、公司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和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等领域的??研宄做了逻辑梳理,试图寻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也尝试较为详细地勾勒出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本文考察了不同的产权性??质以及机构投资者对于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的研宄特色如下:??在本文的研宄中,结合了我国的现实制度背景,探讨了内部控制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通过梳理国内外债券信用利差相关文献,发现,少有学者将内部控??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司治理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基于中国公司债券2008-2016年的经验证据[J]. 周宏,周畅,林晚发,李国平. 会计研究. 2018(05)
[2]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券信用利差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周宏,建蕾,李国平. 会计研究. 2016(05)
[3]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J]. 毛骏,王前锋. 会计之友. 2015(18)
[4]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有效应对特质风险和系统风险吗?[J]. 方红星,陈作华. 会计研究. 2015(04)
[5]风险投资参与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J]. 何哲琳. 东方企业文化. 2015(03)
[6]内部控制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 刘行健,刘昭. 审计研究. 2014(02)
[7]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及其市场反应——来自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方红星,张志平. 管理评论. 2013(12)
[8]内部控制质量、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J]. 肖华,张国清. 会计研究. 2013(05)
[9]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基于2008-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J]. 周宏,林晚发,李国平,王海妹. 会计研究. 2012(12)
[10]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 林斌,刘春丽,舒伟,魏广剡. 会计之友. 2012(25)
博士论文
[1]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D]. 盛金.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04945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主要融资市场规模(万亿元)
1.4本文创新点??本文对内部控制、公司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和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等领域的??研宄做了逻辑梳理,试图寻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也尝试较为详细地勾勒出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本文考察了不同的产权性??质以及机构投资者对于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的研宄特色如下:??在本文的研宄中,结合了我国的现实制度背景,探讨了内部控制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通过梳理国内外债券信用利差相关文献,发现,少有学者将内部控??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司治理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基于中国公司债券2008-2016年的经验证据[J]. 周宏,周畅,林晚发,李国平. 会计研究. 2018(05)
[2]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券信用利差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周宏,建蕾,李国平. 会计研究. 2016(05)
[3]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J]. 毛骏,王前锋. 会计之友. 2015(18)
[4]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有效应对特质风险和系统风险吗?[J]. 方红星,陈作华. 会计研究. 2015(04)
[5]风险投资参与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J]. 何哲琳. 东方企业文化. 2015(03)
[6]内部控制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 刘行健,刘昭. 审计研究. 2014(02)
[7]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及其市场反应——来自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方红星,张志平. 管理评论. 2013(12)
[8]内部控制质量、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J]. 肖华,张国清. 会计研究. 2013(05)
[9]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基于2008-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J]. 周宏,林晚发,李国平,王海妹. 会计研究. 2012(12)
[10]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 林斌,刘春丽,舒伟,魏广剡. 会计之友. 2012(25)
博士论文
[1]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D]. 盛金.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04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04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