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应该考虑股票市场吗?——基于DSGE模型的模拟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9 05:41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金融结构和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正在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正在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股票市场是否能够改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即货币政策规则中纳入股票市场变量的必要性,成为当前经济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梳理家庭、厂商、银行、中央银行几个微观主体的最优化行为理论,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对中国经济总体状况进行模拟。对比考虑股票市场拓展泰勒规则前后的两个DSGE模型,从稳态参数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两个角度探讨引入股票市场变量前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考虑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规则不仅能够更好刻画中国经济稳态的实际情况,还能够降低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起到减少社会福利损失的效果。最后,为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制订和调整提供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投资研究. 2019,38(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技术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就图1而言,图(a)、图(b)分别说明正的技术冲击导致产出和消费在当期产生相对于稳态水平的负向响应后又迅速上升,在第4期到达峰值,而后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即技术冲击在短期内会导致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随着技术的逐渐普及而缓慢下降,最终回到稳态均衡。显然,该结果与现阶段中国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一致。图(c)阐述了投资会在当期相对稳态小幅增加后迅速上升,在第5期达到峰值,而后逐步下滑,至第23期左右趋于稳态。该结果符合一般经济意义,即投资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产出和消费的增长会进一步拉动投资。图(d)描述经济市场存在1%的正向技术冲击时,股票价格当期下降0.15%后大幅回升,在第3期至第4期达到峰值,此后股票价格呈现迅速下降趋势,直至第20期该变量才逐步趋于稳态水平。就图2而言,基于财富效应视角,正向利率冲击会导致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减少,使其金融财富发生变动,影响消费者的当期收入或预期收入,进而影响总产出和消费支出。图(a)、图(b)直观地阐述当期利率的上升导致总产出和消费相对于稳态水平呈现较大幅度的负向响应,此后经济变量持续波动,至第15期左右均逐步回升到稳态水平。基于金融加速器效应视角,利率的提高在短期内会增加银行存款的吸引力,进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资源错配的现象,使得投资被进一步抑制。长期来看,利率冲击带来的影响将逐渐减弱。在图(c)中,1%的正向利率冲击使当期投资下降了3.2%到4%,在第3期投资这一变量的状况跌至谷底,而后缓慢回升至稳态值点。图(d)反映正向货币政策冲击使股票价格在当期存在一定的负向响应,迅速上升至峰值后开始缓慢下降,并在第15期重新回到稳态水平。该图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股票价格变动产生了负面影响。伴随时间推移,该冲击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显然,模拟分析结果与理论趋势基本相同,实验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利率与各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瞻性货币政策转型与资产价格预期管理效果评估[J]. 张成思,计兴辰. 国际金融研究. 2019(05)
[2]中国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 汪澜,陈浪南,贾哓伟. 投资研究. 2019(01)
[3]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预期与未预期冲击视角[J]. 庄子罐,贾红静,刘鼎铭.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7)
[4]基于DSGE模型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研究[J]. 张敏锋,林宏山. 上海金融. 2017(12)
[5]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规则选择的影响——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J]. 刘翠. 财经论丛. 2017(08)
[6]从金融周期看中日资产价格泡沫[J]. 范小云,袁梦怡,肖立晟. 国际经济评论. 2017(02)
[7]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与股票市场的交互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李戎,钱宗鑫,孙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03)
[8]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之争[J]. 陈仪,张鹏飞. 经济学动态. 2017(02)
[9]中国的自然利率有多高——基于DSGE模型的再估算[J]. 蔡群起,龚敏. 财贸研究. 2016(06)
[10]新常态下宏观审慎工具的有效性——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框架[J]. 陈明玮,袁梦怡,王博. 财经问题研究. 2016(11)
本文编号:3006372
【文章来源】:投资研究. 2019,38(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技术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就图1而言,图(a)、图(b)分别说明正的技术冲击导致产出和消费在当期产生相对于稳态水平的负向响应后又迅速上升,在第4期到达峰值,而后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即技术冲击在短期内会导致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随着技术的逐渐普及而缓慢下降,最终回到稳态均衡。显然,该结果与现阶段中国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一致。图(c)阐述了投资会在当期相对稳态小幅增加后迅速上升,在第5期达到峰值,而后逐步下滑,至第23期左右趋于稳态。该结果符合一般经济意义,即投资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产出和消费的增长会进一步拉动投资。图(d)描述经济市场存在1%的正向技术冲击时,股票价格当期下降0.15%后大幅回升,在第3期至第4期达到峰值,此后股票价格呈现迅速下降趋势,直至第20期该变量才逐步趋于稳态水平。就图2而言,基于财富效应视角,正向利率冲击会导致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减少,使其金融财富发生变动,影响消费者的当期收入或预期收入,进而影响总产出和消费支出。图(a)、图(b)直观地阐述当期利率的上升导致总产出和消费相对于稳态水平呈现较大幅度的负向响应,此后经济变量持续波动,至第15期左右均逐步回升到稳态水平。基于金融加速器效应视角,利率的提高在短期内会增加银行存款的吸引力,进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资源错配的现象,使得投资被进一步抑制。长期来看,利率冲击带来的影响将逐渐减弱。在图(c)中,1%的正向利率冲击使当期投资下降了3.2%到4%,在第3期投资这一变量的状况跌至谷底,而后缓慢回升至稳态值点。图(d)反映正向货币政策冲击使股票价格在当期存在一定的负向响应,迅速上升至峰值后开始缓慢下降,并在第15期重新回到稳态水平。该图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股票价格变动产生了负面影响。伴随时间推移,该冲击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显然,模拟分析结果与理论趋势基本相同,实验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利率与各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瞻性货币政策转型与资产价格预期管理效果评估[J]. 张成思,计兴辰. 国际金融研究. 2019(05)
[2]中国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 汪澜,陈浪南,贾哓伟. 投资研究. 2019(01)
[3]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预期与未预期冲击视角[J]. 庄子罐,贾红静,刘鼎铭.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7)
[4]基于DSGE模型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研究[J]. 张敏锋,林宏山. 上海金融. 2017(12)
[5]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规则选择的影响——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J]. 刘翠. 财经论丛. 2017(08)
[6]从金融周期看中日资产价格泡沫[J]. 范小云,袁梦怡,肖立晟. 国际经济评论. 2017(02)
[7]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与股票市场的交互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李戎,钱宗鑫,孙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03)
[8]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之争[J]. 陈仪,张鹏飞. 经济学动态. 2017(02)
[9]中国的自然利率有多高——基于DSGE模型的再估算[J]. 蔡群起,龚敏. 财贸研究. 2016(06)
[10]新常态下宏观审慎工具的有效性——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框架[J]. 陈明玮,袁梦怡,王博. 财经问题研究. 2016(11)
本文编号:3006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0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