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斯登公司期限转换风险的案例分析
本文关键词:贝尔斯登公司期限转换风险的案例分析
【摘要】:金融创新浪潮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深刻地影响了金融体系的重塑。不仅是拓宽拓深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内涵和操作,也不断涌现出了新型的金融中介,使得金融交易更加地复杂,融资链条更加地长。一个重要的问题在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中凸显了出来,就是金融中介由于发生期限转换所带来的风险,即更多形式的货币市场负债替代了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而其他的金融中介创造出现金,生成经营模式,为其类似抵押或高收益证券的资产进行融资,这些都使风险变得复杂。由于上述的变动都是在证券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实现的,因此,各国监管者对如何构建引入证券化因素的流动性风险的计量和监管的问题,成为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通过美国贝尔斯登公司期限转换所引发的风险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指出期限转换诱发的风险特征,从而更加透彻地研究了贝尔斯登以及其被收购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其失败经验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即改变经营模式,强化资本管理,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国务院在2015年4月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决定通过继续完善制度、简化程序,鼓励一次注册、自主分期发行;并新投入5000亿来支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证券化产品,以此扩大证券化试点的范围。随着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金融系统将逐渐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期限转换诱发和放大风险的问题将不断地显现出来。尤其是近年来,众多的金融中介在批发市场进行短期借款促使了过度期限转换,诱发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贝尔斯登期限转换风险案例的研究为资产证券化不断发展的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贝尔斯登公司 期限转换 流动性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F837.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4
- 0.1 问题提出10-11
- 0.2 文献综述11-13
- 0.2.1 国内文献综述11-12
- 0.2.2 国外文献综述12-13
- 0.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13
- 0.4 创新与不足13-14
- 1 期限转换风险分析的理论基础14-20
- 1.1 期限转换的概述14-15
- 1.1.1 传统商业银行期限转换的特征14
- 1.1.2 资产管理型金融中介对期限转换的延伸14-15
- 1.2 期限转换的主要风险15-17
- 1.2.1 流动性风险15-17
- 1.2.2 信用风险17
- 1.2.3 市场风险17
- 1.3 我国金融中介期限转换的现状17-20
- 1.3.1 商业银行期限转换的状况17-19
- 1.3.2 其他金融中介期限转换的状况19-20
- 2 案例介绍20-24
- 2.1 贝尔斯登公司的基本概况20-21
- 2.2 贝尔斯登公司危机发生过程21-22
- 2.2.1 危机的初始阶段21
- 2.2.2 危机的发展阶段21-22
- 2.3 贝尔斯登公司危机的结束22-24
- 2.3.1 摩根大通对贝尔斯登公司的收购22-23
- 2.3.2 美联储的救助23-24
- 3 案例分析24-34
- 3.1 贝尔斯登的财务分析和期限转换模式24-27
- 3.2 贝尔斯登期限转换的风险27-30
- 3.2.1 流动性风险28
- 3.2.2 信用风险28-29
- 3.2.3 市场风险29-30
- 3.3 贝尔斯登公司对期限转换的风险的管理30-31
- 3.3.1 贝尔斯登公司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30-31
- 3.3.2 贝尔斯登公司对信用风险的管理31
- 3.3.3 贝尔斯登公司对市场风险的管理31
- 3.4 小结31-34
- 4 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34-38
- 4.1 应重视期限转换风险的管理34-35
- 4.2 银监部门加强对期限转换的流动性风险监管35-36
- 4.3 推进金融市场改革36-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关于贝尔斯登公司北京代表处更换首席代表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6年12期
2 ;关于批准美国贝尔斯登公司北京代表处更换首席代表的函[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1999年03期
3 Alfie;王康;;活下来的,怎么活下去?[J];商务旅行;2009年11期
4 魏革军;;金融发展不能超越理性与规律[J];中国金融;2010年08期
5 宿景祥;;次贷危机的“性质”[J];世界知识;2008年07期
6 伏建全;张潇匀;;美国的次贷危机告诉我们什么——从《次贷危机》看次贷危机[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04期
7 ;焦点[J];品牌;2008年06期
8 ;美国将从低储蓄高消费国转变为高储蓄低消费国?[J];商学院;2008年04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志军;张春贤会见贝尔斯登公司副董事长唐伟[N];湖南日报;2007年
2 李豫川邋陈刚;贝尔斯登命运待解 债权人股东抢筹急[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卜晓明;贝尔斯登葬送于次贷风暴[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4 马邕生;贱卖!次贷风暴吹折贝尔斯登[N];国际商报;2008年
5 见习记者 齐薇薇;联合总裁辞职 美次按危机袭向“从不冬眠的熊”[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黄继汇;全球股市对金融系统渡过难关至关重要[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田露;中信贝尔斯登合作预案出炉[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孙先锋;华尔街大鱼难逃次债危机[N];市场报;2008年
9 记者 李豫川;美股发动圣诞攻势道指升至3年半来高点[N];中国证券报;2004年
10 苗燕;中信银行证实参加竞购贝尔斯登[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漫凝;贝尔斯登公司期限转换风险的案例分析[D];辽宁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22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52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