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商品:一个哲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6 18:13

  本文关键词:商品:一个哲学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哲学批判 前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逻辑 市民社会 劳动本身 德意志意识形态 《精神现象学》 人类劳动 现代经济生活 《逻辑学》


【摘要】:正在《资本论》的开篇,马克思就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7页)在这个开篇中,马克思一开始就将现实社会存在的"物"抽象为"商品",并以此作为整个思考的起点。这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事件。用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的表述来说,在这样的沉思中,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哲学批判;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市民社会;劳动本身;德意志意识形态;《精神现象学》;人类劳动;现代经济生活;《逻辑学》;
【基金】: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探索”(编号12ZXB003) “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91.91;F014.3
【正文快照】: 在《资本论》的开篇,马克思就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7页)在这个开篇中,马克思一开始就将现实社会存在的“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仰海峰;;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J];哲学研究;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秀华;;工业社会休闲异化批判[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2 左峰;;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的依据、机理与路径研究[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1期

3 郭晓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孙强;;“人与自然”运动发展的关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王永峰;;从生产力理论看人与自然和谐的条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蒙雪;;利益结构的层次性对自由实现的动力性影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谢晓芳;;论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于林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姜文闵;简论经院哲学的源与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10 吴向东;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蓬;;试论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J];生产力研究;2007年14期

2 王勇;;论哲学批判的向度[J];改革与开放;2012年12期

3 张志蓬;融智比融资更重要——论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J];理论探索;2005年06期

4 鹿晓红;吴建国;;从哲学与科学的互动关系透视我国创新症结[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张雄;货币:一种哲学向度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3年08期

6 韩庆祥;;经济学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经济学——追寻马克思开辟的经济哲学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7期

7 吴苑华;关于经济哲学几个问题的解构[J];实事求是;1998年04期

8 高静文,尹素琴;世纪之交经济学与哲学的联姻[J];哲学研究;1998年11期

9 黄爱华;论哲学与经济学的联袂[J];理论学刊;2004年04期

10 薛宏凯;王红;;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解论的哲学批判[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本炬;;论马克思哲学批判创新的主体精神境界[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2 黄爱华;郁建兴;;哲学教育、哲学教材与通识教育[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陈虎腾;;论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批判与实践本体设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张国清;;如何挽救他者的事业——福柯和伯林的非理性哲学批判[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金林;;2007年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节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徐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方向——诗学马克思主义[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杰荣;试谈马克思哲学的境界观[N];光明日报;2003年

2 仰海峰;马克思的“哲学”理念[N];学习时报;2009年

3 邱月明;关于创业哲学的思考[N];吉林日报;2010年

4 于桂凤 冯建华;“中国马克思哲学高峰论坛(二○一一)”综述[N];光明日报;2011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原主任、教授 杨寿堪;哲学与时代[N];人民日报;2013年

6 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关怀是什么[N];学习时报;2008年

7 ;以创造抵御平庸:后哲学时代的文化主题[N];文汇报;2012年

8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杨耕;哲学:深入现实与超越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版编辑 北京大学哲学系 聂锦芳 中国政法大学马列学院教授 常绍舜 中共四川省党校教育长、教授 周治滨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李杰;“这里不是你最后的避难所”[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敏学邋王小平;打造国内一流高端学术平台[N];黑龙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洪春;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成军;再观马克思的哲学观[D];安徽大学;2005年

2 靳华;马克思哲学观的“个性”及其革命性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黄坚;马克思批判精神及其哲学教育应用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石磊;马克思哲学观初探[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张倩;马克思的哲学史观初探[D];云南大学;2010年

6 聂元元;思辨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的哲学观[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张密丹;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石慧颖;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观变革[D];西南大学;2011年

9 汪晓媛;论马克思哲学出发点的转变[D];苏州大学;2003年

10 林丽娟;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99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99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