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

发布时间:2017-10-26 20:02

  本文关键词:论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刘少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想


【摘要】: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刘少奇躬亲力行,长期战斗在一线。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把握与诊断中国的问题与矛盾,提出了丰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在工业领域,他提出立足中国现实,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与民主化同步进行,不能偏废其一。在农业领域,他提出要保持富农经济,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走农业科技化道路。在教育领域,他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和多渠道办学,建立新型正规大学,派遣留学生,提倡勤工俭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经济领域,他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改革流通体制,发展商品经济。 刘少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了中国的客观实际,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其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后,勇于探索,勤于思考。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刘少奇对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刘少奇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它是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极大丰富,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关键词】:刘少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引言9-11
  • 1.1 本文的研究源起9-10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10-11
  • 第2章 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提出11-17
  • 2.1 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1-13
  • 2.1.1 苏联模式的影响11-12
  • 2.1.2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波折12-13
  • 2.2 刘少奇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依据13-15
  • 2.2.1 中国是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国家13-14
  • 2.2.2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14-15
  • 2.2.3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15
  • 2.3 刘少奇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15-17
  • 2.3.1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5-16
  • 2.3.2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做好两件最基本的事情16-17
  • 第3章 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17-40
  • 3.1 刘少奇的工业现代化思想17-23
  • 3.1.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17-18
  • 3.1.2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原则18-20
  • 3.1.3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民主化20-21
  • 3.1.4 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三个步骤21-23
  • 3.2 刘少奇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23-29
  • 3.2.1 保存富农经济23-25
  • 3.2.2 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25-26
  • 3.2.3 探索农业科技化26-27
  • 3.2.4 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27-29
  • 3.3 刘少奇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思想29-34
  • 3.3.1 两种教育制度和多渠道办学30-31
  • 3.3.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1-32
  • 3.3.3 提倡勤工俭学32-33
  • 3.3.4 建立新型正规大学,派遣留学生33-34
  • 3.4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化思想34-40
  • 3.4.1 排除单纯行政干预经济的做法34-35
  • 3.4.2 改革分配体制和劳动体制35-36
  • 3.4.3 摒除单一的计划体制36-38
  • 3.4.4 疏理流通渠道,改革流通体制38-40
  • 第4章 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特点40-47
  • 4.1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40-43
  • 4.1.1 注重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40-41
  • 4.1.2 重视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搞建设41-42
  • 4.1.3 勇于承认错误,认真总结教训42-43
  • 4.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3-45
  • 4.2.1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任务43-44
  • 4.2.2 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不要搞政治运动44-45
  • 4.3 勇于探索,,勤于思考45-47
  • 4.3.1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5
  • 4.3.2 探索农村改革问题45-46
  • 4.3.3 探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46-47
  • 第5章 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意义47-63
  • 5.1 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是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丰富47-52
  • 5.1.1 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执着的坚持47-48
  • 5.1.2 对农业发展更准确的认识48-50
  • 5.1.3 对市场经济作用更正确的判断50-51
  • 5.1.4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问题上更深入的探索51-52
  • 5.2 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渊源之一52-58
  • 5.2.1 立足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53-54
  • 5.2.2 对外开发,向外国学习54-55
  • 5.2.3 农业要发展,农村要进步,农民要致富55-57
  • 5.2.4 经济建设既要反保守,也要反冒进57-58
  • 5.3 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贡献58-63
  • 第6章 结束语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晋清;论刘少奇、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共同点[J];上海党史与党建;1998年06期

2 王世谊;刘少奇:承前启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探索者──兼论刘少奇的探索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关系[J];学术季刊;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1100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00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e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