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公平分配思维的多重逻辑及现实关怀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公平分配思维的多重逻辑及现实关怀
【摘要】:马克思公平分配思维具有追求整体公平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政治解放下的分配权利、实然层面的现实幸福、工人阶级意志的分配规制等多重逻辑。新常态下我国分配遭遇新的突出问题,存在"资本贫困"和"按级分配"倾向、"收入崇拜论"和"分配性努力"倾向、"权力中心论"和"审批红利"倾向。据此,该文从传承公平分配新思维出发,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层面强化贫困者的资本能力和资本权利、社会层面谋求有质量的收入数量增长、政治层面保障底层人民实际上有权。
【作者单位】: 中原工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公平分配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4FKS006) 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公平分配思想与全面深化分配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BKS017);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基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社会保障性物权研究”(项目编号:2014BFX002) 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河南省区域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24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14.4
【正文快照】: 马克思公平分配思维在学科领域具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意蕴,在社会结构方面具有政治中权力与权利、社会中的管制与共治、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等多重逻辑。过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非均衡性发展战略,有针对性选取和挖掘某一方面加以研究,当然每个阶段的偏向性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学明;;马克思的公平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1期
2 涂良川;胡海波;;论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J];现代哲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一纯;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谈《资本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阿艳芳;教育:不是平等的[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4期
3 吴尚宗;价值实体之我见[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4 吴尚宗,刘新行,韩小瑞;生产资料是货币价值的源泉之一[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5 王进;和谐社会:理想与现实——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论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张啸鹏;;实现共同富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7 林彦虎;;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刘荣军;;财富生产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徐会奇,敖华;从马克思的社会财富观看劳动价值论(上)[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2期
10 徐会奇,敖华;从马克思的社会财富观看劳动价值论(下)[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王中保;;企业公有性、效率与经济发展[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3 罗艳;;中共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践的社会保险探析[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章华;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海燕;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科学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国胜;中国现代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D];武汉大学;2011年
6 夏雪花;企业薪酬分配效率、公平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廖小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经济公正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陆风雷;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研究: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9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张亚东;医疗费用控制与医疗保险纵向一体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应倩璐;内在善与社会实践:麦金泰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亚里士多德主义诠释[D];复旦大学;2011年
3 马碧霄;韦伯对唯物史观的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当代性问题[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晨晨;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D];复旦大学;2011年
5 沈静波;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柳佳利;从生产方式视角解读马克思人的奴役与解放思想[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许金周;马克思正义观及当代价值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玲;论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大学;2011年
9 查芳灵;论马克思的社会正义理论及其现代价值[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谢丽;基于马克思分配理论的青海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青海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粉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5期
2 许有伦;论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张士才;公平与效率[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沈晓阳;效率源自公平——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层次分析[J];伦理学研究;2005年03期
5 唐兵;;多视角透视公平分配[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刘聪;邓路;罗韬;;论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于乐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J];东岳论丛;2007年03期
8 刘维奇;;公平分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10期
9 孙燕;;效率与公平之我见[J];特区经济;2008年11期
10 彭升;;傅立叶公平分配思想的主要内容与评价[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万力;;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再思考[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大昌;公平与效率均衡及路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俊杰;公平效率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冯娜;对我国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现实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建文;公平的分配与分配的公平[D];湘潭大学;2001年
4 吴海燕;效率与公平:理论探析及政策选择[D];厦门大学;2007年
5 高原;经济伦理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白立强;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和创新[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琳;论公平及其对效率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管妍;公平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规律[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岩梅;公平与效率的理论探讨及我国的政策选择[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程勤;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同一性的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20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2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