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论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本文关键词:消费理论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摘要】:本文分析了消费理论研究历程,将消费理论的发展分为传统消费理论和现代消费理论两个阶段,并对各重要消费理论假说进行了介绍。最后文章重点介绍了当前消费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习惯形成理论,并分析了其最新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1YJC790180)
【分类号】:F014.5
【正文快照】: 引言凯恩斯(Keynes)在其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首次提出了消费的绝对收入理论,由此拉开了经济问题中有关消费研究的序幕。消费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传统消费理论和现代消费理论,自1970年代的理性预期革命兴起以来,消费问题的研究从确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孔东民;前景理论、流动性约束与消费行为的不对称——以我国城镇居民为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2 王芳;;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统计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3 唐绍祥;汪浩瀚;徐建军;;流动性约束下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二元结构与地区差异[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4 高梦滔;毕岚岚;师慧丽;;流动性约束、持久收入与农户消费——基于中国农村微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统计研究;2008年06期
5 闫新华;杭斌;;内、外部习惯形成及居民消费结构——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年05期
6 雷钦礼;;家庭消费行为的典型特征与跨期选择的优化分析[J];消费经济;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树成;任美林;;西部12省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现状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2 王信;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结构分析与扩张需求的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3 马改云;;流动性约束、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基于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的计量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1期
4 尹音频;刘巍巍;;农村居民消费缘何不足——基于消费过度敏感性假说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5 张邦科;邓胜梁;陶建平;;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6 田青;;收入分配和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7 邱崇明;黄燕辉;;消费者流动性约束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8 樊向前;戴国海;;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信贷条件分析——基于2002~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9 骆祚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与消费过度敏感性——1985—2008年的经验数据[J];财贸研究;2010年02期
10 仲云云;仲伟周;;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不同阶层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J];财贸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凌;王翔;;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2 蔡秀玲;黄芝华;;闽台两地居民跨期消费行为比较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3 贾男;张亮亮;甘犁;;不确定性下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的“习惯形成”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索菲;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馨月;基于收入变迁的城镇居民乘用车需求演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林;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刘霁雯;我国居民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肖婷婷;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吴龙龙;消费信贷的消费挤出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朱振亚;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梅玲;再制造产品支付意愿的形成机制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信凯;消费的短视行为及实证检验:对中国农户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2年02期
2 彭文平;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当代财经;2001年03期
3 宋冬林,金晓彤,刘金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与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5期
4 申朴,刘康兵;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过度敏感性的经验分析:兼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利率[J];世界经济;2003年01期
5 石柱鲜,黄红梅,石庆华;关于中国潜在GDP与景气波动、通货膨胀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4年08期
6 高铁梅;康书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动态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4期
7 王少平;封福育;;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贸易的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8期
8 杭斌;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消费过度敏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9 杭斌,申春兰;经济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敏感度的变参数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10 杭斌;申春兰;;习惯形成下的缓冲储备行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升平;;从马克思消费理论看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J];消费导刊;2007年09期
2 赵振华;;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及其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3 沈健;从消费理论的两时期模型看消费的启动[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赵洵;论马克思的消费理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5 李悦书;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与人的发展[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6 林晓健;西方消费理论及其制度约束对我国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刘凤良,李彬;消费理论的行为化趋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苏学愚,封斌;西方消费理论的演进[J];特区经济;2005年05期
9 杨天宇;;西方社会学消费理论的经济学评析[J];消费经济;2006年01期
10 余高峰;李德宽;;马克思消费理论对消费文化的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君萍;粟娟;;基于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城镇化与农民工消费行为研究[A];《资本论》与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孔祥利;王君萍;;基于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我国农民工消费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汉东邋记者 刘维善;百余位消费理论研究专家共议维权话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业安;两种消费理论之争[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吉林财经大学 曾文豹;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现实意义[N];海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那艺;行为消费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寅;马克思的消费理论试析[D];南京大学;2013年
2 徐欣;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及其对我国的指导意义[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2年
3 陈鑫;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当代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4 郝鹏;马克思消费理论的主体性维度[D];兰州大学;2008年
5 孟叶;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观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葛威;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对我国现阶段消费模式的启示[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7 王磊;电子媒介下的文学“审美外”消费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崔源潮;收入不平等是否导致了总消费需求不足[D];辽宁大学;2014年
9 常家美;调整居民收入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2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2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