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疑问求解

发布时间:2017-12-19 19:0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疑问求解 出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力价值 生产资料价值 政治经济学 使用价值 劳动力价值转移 劳动力商品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主要是把劳动力价值归结为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一部分新价值,忽略了劳动力价值转移。实际上,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按照劳动力价值转移的分析思路,能够把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彻底贯彻到剩余价值理论之中,从而发展和完善剩余价值理论。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
【分类号】:F091.91;F014.3
【正文快照】: 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创立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他在科学上对人类的两大贡献。[1]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笔者在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经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晓霞,蒋英州;从经济学角度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突出矛盾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2年20期

2 王葆莹;;我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及发展对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张朋光;;论劳动力的“出租”和“出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4 张学安;经济学的两个理论逻辑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郑志国;深化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方向和思路[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6 储结兵;信息商品价格界定的理论基础[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1期

7 杨利桃;;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经营管理者;2010年15期

8 郭凌威;;缩小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2年08期

9 于军;双梅;扎木苏;;大盛魁对呼和浩特经济建设启示[J];北方经济;2012年22期

10 穆晓楠,太阳舜;高校后勤服务从福利性到公益性的转变[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志国;;经济与环保共赢的利益取向和路径选择[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雪苓;当代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刘玉龙;最优课税问题研究——劳动价值论的观点[D];厦门大学;2002年

4 唐华;产业集群论[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淼焱;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健;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存英;中国豆腐文化节对淮南市的作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3 温庆莲;港口产业链效率提升对贸易利益的增进作用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4 左莉;产业转型中价值转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宋娟;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经济及其路径选择[D];西北大学;2008年

6 蔡虎;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实证研究:2006~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江涛;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再思考[D];西北大学;2009年

8 徐祥军;马克思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张贞;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中市场机制理论的教学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凤翠;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应涛;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思考[J];江汉论坛;2001年11期

2 朱秋白;重庆市《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讨会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胡建国;;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外逃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4 鞠讯;;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1期

5 温丽;;进一步深化对资本及剩余价值范畴的认识[J];商业时代;2010年36期

6 李炳炎;公共必要价值论[J];经济问题;1987年05期

7 武文军;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过时了吗?[J];甘肃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8 严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3期

9 叶宇驰;;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错误[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10期

10 任志俊;;关于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东涛;;也要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沈开艳;;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若干新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钱伯海;;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4 郝国喜;;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运用[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5 胡钧;;提高对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6 李楠;;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卢周来;;坚持用“世界历史”的眼光观察世界[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冯春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与出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胡世祯;;生产劳动的物质性与产业部门的界定[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10 吴宣恭;;产权、价值与分配的关系[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光;剩余价值理论的新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2 刘孝新;剩余价值理论仍具适用性[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林振淦;非公经济还要“允许”吗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原副主任 杜光;以发展来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马岚;从劳动价值论分析非公企业的属性[N];凉山日报(汉);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宏宇;坚持基本原理 推进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张建华;协作价值理论悄然兴起[N];中国财经报;2001年

8 赵军;争做行业前三名[N];中国电影报;2009年

9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赵锦辉;三位大师与经济学的破与立[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国实;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潜心做好国史编研[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玉龙;最优课税问题研究——劳动价值论的观点[D];厦门大学;2002年

2 崔迎秋;剩余价值理论视野下的期货市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树梅;C.L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二元方法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杨青;马列劳动思想及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继承与发展[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D];西南大学;2008年

2 叶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精神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贺代贵;论劳动力权[D];湘潭大学;2003年

4 王刚;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徐祥军;马克思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刘刚;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吴海燕;从客观主义范式到革命主体性话语[D];河南大学;2013年

8 宗雪;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多维审视[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忠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思想的演进[D];河南大学;2009年

10 纪超凡;马克思市场竞争理论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09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09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