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核算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讨
本文关键词:碳排放核算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讨 出处:《财会通讯》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发展低碳产业,企业应从战略层面树立碳管理理念,逐步建立碳排放核算制度,并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构建一套完整的碳排放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奠定基础,在低碳竞争中赢得先机。
【作者单位】: 大连民族学院;吉林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AJY010)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W2013305) 大连民族学院自主科研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ZJ12RWZD009)、大连民族学院自主科研基金青年教师学术计划项目(项目编号:DC110411)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X196;F275
【正文快照】: 发展低碳产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面临气候变化采取的必然战略,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我国于2010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利香;葛学韬;;对我国碳排放权核算方式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2年20期
2 蔡博峰;;碳税PK总量控制-碳交易[J];环境经济;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珲;碳关税方案的比较与选择[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张敏;中国林业碳汇交易的法律制度构建[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刘畅;碳排放规制对中国航空贸易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4 潘启凤;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相关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鹏;;碳减排量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财会月刊;2010年16期
2 王艳;李亚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管理观察;2008年25期
3 姜永德;;关于碳排放权会计性质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0年21期
4 郝玲;涂毅;;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初解[J];新理财;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1309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09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