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中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决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 产业转移 企业 政府 博弈 出处:《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从宏观层面看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整合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从微观层面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迁移行为。企业和政府是产业转移中的决策主体,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产业转移主体企业和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会围绕利益展开一系列的博弈。本文在对产业转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整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参与主体企业和政府的决策行为,并着重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另外,对江苏省产业转移特别是苏州、宿迁南北挂钩合作下的纺织产业转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提出促进产业转移进程的相关对策建议。 文章在写作中涉及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主要结合博弈论理论,采用实证分析等为主要的论证方法。全文的研究得出了产业转入区政府是否提供优惠政策主要取决于承接企业(产业)的合理性;讨价还价期限、参与者的出价顺序、耐心程度是影响产业转入区政府优惠政策的投入量的主要因素等结论。其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指导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产业转移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行为决策,实现各方利益的共赢。
[Abstract]:Industrial transfer is a common economic phenomen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and industrial transfer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and inevitable tren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from the macro level. From the microcosmic level, it is the enterprise migration behavior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the enterprise and the government are the decision-making body in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main bod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will be around the interests of a series of games.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colla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of the participating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by using game theory. In addition,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in Jiangsu Province, especially in Suzhou, is analyzed.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textile industry transfer under Suqian's North-South linkage cooper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article involves the knowledg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mainly combined with the game theory theory. Empirical analysis is used as the main demonstration method. The full text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whether the preferential policy is provided by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mainly depends o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undertaking enterprise (industry);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argaining period, the order of participants' bidding, the degree of patience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mount of investment in the preferential policy of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and so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both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guide the main bod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o mak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behavior decisions and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6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凯;杨开忠;;多重视角下的产业转移文献述评[J];开发研究;2011年03期
2 朱镇斌;孙晓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承接产业转移方式探讨[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3 汪一洋;;推动产业转移再上新台阶的几点思考与对策建议[J];广东经济;2011年07期
4 陈扬;;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现状分析[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5 向晓梅;;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6 高南林;杨静;;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之研究[J];财会月刊;2011年18期
7 王红伟;;论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对就业的带动效应[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8 魏炳麒;;境外产业转移双向性实践及对中国的适应性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9 金琦;;浅谈产业转移的机理[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10 唐鸿铃;孙鑫;;重庆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铁山;;产业转移与城市空间重构——基于北京都市区的实证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杨春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贺州工业发展[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郝志功;赵彪;;廊坊如何应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和调整趋势[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4 何坚明;李艳;;珠三角PCB产业转移趋势[A];第十一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学权;;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6 周柯;陈役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聂亚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就业空间探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王静文;;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能否模仿“雁行模式”[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曹力维;易峥;;产业转移与重庆市产业发展路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秋琴;曾南城;;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步伐[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文兴;为企业迁移开“绿灯”[N];汕头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光;纺织企业迁移忙[N];国际商报;2010年
3 单东;民营经济的产业转移与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N];杭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王松平 通讯员 符信;联手推动产业转移[N];广州日报;2005年
5 昌慧东 陶莎 友福 蔚琴;上海产业转移看好灌南[N];连云港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潘文敏 特约记者 钟俊锋;抓好产业转移 加快经济发展[N];韶关日报;2005年
7 顾问君;产业转移创造世界新财富[N];中国信息报;2008年
8 记者 周巍;以优惠的政策打造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N];郴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仕洪;荆门承接26个产业转移大项目[N];湖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甘超强邋特约通讯员 黄少立;河源产业转移园巨资“打基础”[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俊波;政府政策、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D];暨南大学;2012年
2 叶琪;基于包容性发展视阈的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周正柱;商务成本变动对企业迁移决策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7 汤清;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婷婷;基于产业转移的区域政策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蕊;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鑫;基于产业集聚的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超平;广东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链整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魏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区位选择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4 徐冬芳;“大北京”经济圈产业转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祝言抒;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城乡产业统筹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李兴华;山东半岛制造业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黄坡良;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娇;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福晴;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园区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刘健通;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4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8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