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分工视角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机制分析
本文关键词: 专业化分工 空间结构 演进 机制 出处:《商业时代》2014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全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特征,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重点分析该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最后根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视角探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机制。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regional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and take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patial structur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alization.
【作者单位】: 成都师范学院传媒艺术学院;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KB12-13)
【分类号】:F061.5
【正文快照】: 问题的提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集聚和扩散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必然会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出现分异,而这种分异的不断演进将形成各种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块,从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空间体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为我们研究区域经济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陈健,2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健;;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演进视角的比较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02期
2 年猛;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2期
3 杜丽菲;徐长乐;郭小兰;何海军;刘耀龙;;长三角地区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吴鑫露;聂正彦;;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啸;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茂林;杨明俊;夏鸣晓;;欠发达地区依托交通走廊的发展研究——以菏泽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2期
2 庞玉萍;;政府规划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状况分析[J];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3 杨明俊;柴宝贵;刘效龙;丁爱芳;;新时期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2期
4 杨华磊;何凌云;;基于中美各省(州)毗邻性进行的唯象研究[J];南大商学评论;2013年04期
5 李景晶;隋晓燕;郭豪;;后危机时期外贸外资与中国经济空间结构评述[J];市场论坛;2014年01期
6 李志刚;;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J];价值工程;2014年15期
7 吴鑫露;聂正彦;;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年06期
8 年猛;孙久文;;中国各区域的内需空间结构差异和变化[J];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9 尚纹玉;李洁军;;收入视角下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关系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年07期
10 林柯;杨阔;;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基于省际视角[J];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年猛;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内需空间结构变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恒;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施凯华;基于区域内产业转移视角的长三角空间结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2 邢珊;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3 米楠;宁夏六盘山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4 张娟;基于区域文脉优势的西安城市高端住宅项目策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辉亮;施永;;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江西经济增长作用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2 黄家骅;;论簇群式城市分布的空间架构[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8期
3 冯云廷;聚集经济效应与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9期
4 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11期
5 王中华;王雅琳;赵曙东;;国际垂直专业化与工资收入差距——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6 宗毅君;;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工资收入——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4期
7 唐宜红;马风涛;;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9年04期
8 仇保兴;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面临的若干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9 苗长虹,王海江;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10 王晓玲;;城市化内质性规律探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申兵;[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张可云;[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3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郁鸿胜;[N];国际金融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政新;刘立平;;基于G-E-S-N分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2 杨承训,杨继;网络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结构[J];文明与宣传;1996年07期
3 胡方;;竞争与垄断条件下的专业化分工及其比较[J];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04期
4 严春艳;;增长极理论与区域旅游规划——以渭南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1年01期
5 张秀荣;朱道才;赵双琳;;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空间结构的思考——基于引力模型的视角[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7 赵德余,温思美;专业化分工及其非市场协调机制:企业组织与政府参与[J];南方经济;2002年10期
8 赵祥;;广东区域专业化分工的特征及其政策含义[J];岭南学刊;2010年01期
9 李昌明;;毛泽东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4期
10 卢希悦;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J];齐鲁学刊;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彭秀丽;;关于循环经济的价值链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明;;弹性聚落体系的空间结构[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潘旭明;;知识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述评[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刘曙光;朱翠玲;;国际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进展与海洋创新体系实证[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华;注重结构理念 聚焦新型体系[N];建筑时报;2009年
2 西方;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N];中国企业报;2001年
3 刘志彪(作者系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江苏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知识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N];新华日报;2000年
4 笛清;产业理论前沿与区域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5 ;何谓现代市场体系[N];发展导报;2003年
6 尚劲;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N];光明日报;2005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岑科;张维迎:“讲策略不是学者的事”[N];经济观察报;2006年
8 于忠珍;“企业群落” 与民营经济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方军;产业生态系统演变[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守营;从限制走向开放[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书茂;基于GIS的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2 王欣菲;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3 付洪利;中国财富结构转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邹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09年
5 张海华;区域产业集聚演化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鹿晨昱;基于GIS与SD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李斌;经济发展与贸易区域化:一个新兴古典理论框架及其启示[D];西北大学;2002年
9 李福柱;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壮;长山群岛空间结构演变规律、驱动机制与调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宁化;分工同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结构的关系[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张幸莲;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述论[D];西北大学;2009年
4 丛薇;基于城市功能分工的山东省产业集聚效益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张旭东;交易成本、制度与分工演进[D];郑州大学;2006年
6 林清育;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7 郭志军;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产业绩效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张良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伍琴;产业生态系统的演进及其供应链管理战略[D];湖南大学;2006年
10 肖谋琅;政策主导的产业空间集聚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85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8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