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和诺齐克经济正义论研究立场批判
本文关键词: 罗尔斯 诺齐克 经济正义 出处:《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罗尔斯和诺齐克的经济正义论在内容上虽有显著的差异,但他们从先验抽象的正义原则解释社会经济现实并力图使这些正义原则得到实现和贯彻的研究立场却是一致的。他们不是从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出发来说明正义观念的产生,不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本身说明财富分配方式的必然性,因此,他们的经济正义理论无法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是非科学的。
[Abstract]:Although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Rawls and Nozick ' s theory of economic justice , they expla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ality from a priori abstract sense of justice and try to make these principles of justice consistent . They are not from the social production mode of a certain historical stage to illustrate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 They are not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from the social economic structure itself . Therefore , their theory of economic justice cannot real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economic relations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 and is non - scientific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转变及内在逻辑”(项目编号:10CZX007) 华东理工大学文科培育课题“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变革”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席卷欧美的经济危机打破了市场万能的幻想,也促使人们对市场经济早期的经济正义思想进行反思。西方学者从社会整体福利公平分配的原则出发,相应地建立了一套诸如“公平”、“公正”等新的伦理原则。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于1971年发表了《正义论》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慧敏;王广;;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观念的科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以启;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根本转变[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广;杨峻岭;;基于“人类关系模式”的正义考量——戴维·米勒社会正义理论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林进平,徐俊忠;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观——兼谈马克思何以拒斥、批判正义[J];学术研究;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齐贤;;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与我国分配领域中的公正问题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武永乐;;浅谈诺齐克“正义的权利理论”[J];网络财富;2010年01期
3 王志刚;;当代中国初次分配正义原则的建构——基于约翰·罗默分配正义理论的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许冬香;;布坎南经济正义论[J];伦理学研究;2010年02期
5 王志;;罗尔斯正义论对我国社会分配制度的现实意义[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03期
6 苟卫锋;;罗尔斯正义论思想的现实意义[J];知识经济;2010年14期
7 郭卫华;;经济正义:伦理——经济的人文整合[J];前沿;2010年13期
8 任佳宝;;经济正义如何成为财政职能[J];经济导刊;2010年07期
9 刘凌旗;;正义原则与制度守卫——现今中国行政伦理与行政文化的构筑[J];生产力研究;2010年08期
10 唐迅;毛勒堂;;中国传统经济正义思想探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课题组;杨海坤;吴睿;;论我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家长制模式及其转向[A];中国--瑞士“权力的纵向配置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德中;;规范空间的逻辑与契约论的局限[A];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林晖;;自我所有:G.A.柯亨的康德论证[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6 霍耐特;马克;谢静;;从为承认而斗争到多元正义构想——阿克塞尔·霍耐特访谈录[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7 肖澜;李海默;;重绎洛克之路——关于政治自由来源问题的一点思考[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杨国荣;;理解正义——正义的历史内涵与正义的超越[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秦红岭;;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伦理观念创新[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秦越存;;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践哲学进路[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N];检察日报;2011年
2 黄晨;正义的制度,还是正义的生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石剑峰;童世骏谈当代西方左翼思潮[N];东方早报;2011年
4 青年学者 江绪林;捍卫自由[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闫蕾;罗尔斯·罗伊斯:在中国发展新能源[N];中国企业报;2010年
6 北京大学教授 何怀宏;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吴友智江苏省盐城市马沟中学;教育就是播种信念[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王晓珊;输送正义的方式[N];吉林日报;2010年
9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廖奕;“公平法”的三段论[N];检察日报;2010年
10 蔡金;空客空中惊魂 澳航停飞A380[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亢丽娟;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2 朱万润;零值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晓靖;实质自由与社会发展——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胜玉;平等和参与[D];吉林大学;2010年
5 陈景云;政治与多元善观念[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岩峰;柏拉图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樊凡;现代国家的构建:消极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许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吉林大学;2010年
9 孙平;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冠群;面向政治自由的现实之境[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查芳灵;论马克思的社会正义理论及其现代价值[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牛旭芳;群体诉讼推进科技正义的功能探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毛丽莎;德沃金自由主义权利论法哲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尤文奎;罗尔斯法哲学思想述评[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5 罗瑜;国家合法性证成中的平等与自由问题[D];西南大学;2010年
6 刘卫;约翰·格雷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述评[D];西南大学;2010年
7 邱竹;从“不服从”到“温和抵抗”[D];西南大学;2010年
8 庞秀艳;当代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受教育权平等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卫国;论社会主义法治下的正义[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于海天;正义的理论之演绎与实践之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7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8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