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产业生态化的两种形式及其耦合

发布时间:2018-02-10 09:21

  本文关键词: 耦合循环经济 全生态化耦合优化 “资源-产业-环境”系统 产品循环 产业生态化 出处:《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产品-产品"循环是一种以产品为主角的产业生态化,"产品-废物-产品"循环是一种以"废物"再利用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化。耦合既是客观事物之间的一种作用方式和机制,也是优化系统的一种创新手段。若能在上述两种产业生态化之间建立起一种优化的生态化耦合关系,将形成"资源-产业-环境"全生态化耦合优化机制,利用这种机制构建的技术经济模式可称之为耦合循环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有助于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优化和升级,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减量采掘和污染物的减量排放,有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综合利用。耦合循环经济将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Abstract]:The " product - product " cycle is a kind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ization which takes the product as the main character . The " product - waste - product " cycle is a kind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ization which takes " waste " as the core . The coupling is not only a kind of action and mechanism between objective things , but also an innovative means of optimizing the system . This economic model can help the ecological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help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sources . The coupled circular economy will be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nd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河南省中原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201105) 河南大学省部共建科研项目(SBGJ090112)
【分类号】:F062.9;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晶晶;;环境与资源的“持续性科学”——国外“社会-生态”耦合分析的兴起、途径和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 昝廷全;;试论非线性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3 齐振宏;;生态工业园企业共生机理与运行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春;崔伟宏;刘东晖;程莉;;GIS在循环经济信息化和数字生态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2 陈金山;朱方明;周卫平;;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政府职能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骆毓燕;张霞;韩伟;;循环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02期

4 周艳;;基于共生网络的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研究[J];金融论坛;2010年09期

5 周艳;;基于共生网络的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0年S1期

6 槐菁;鲍健波;;国内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成功经验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7 冯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刍议[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8期

8 乔法容;;试论循环经济伦理的价值原则[J];道德与文明;2008年03期

9 程晓多;;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4期

10 马东;;西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初探[J];电子商务;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来;潘红;宋小龙;;发展静脉产业 推进节能减排[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愈;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李小鹏;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及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张燕;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刘轶芳;循环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6 李瑞霞;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晶;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模式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海燕;面向资源与环境的关联供应链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姜孔桥;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化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邓启明;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现代农业研究:高效生态农业的机理、模式选择与政府管理[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培成;养猪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耦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贾琦;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汤丽斌;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健;河北省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5 曹双庆;铜川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孔静;天津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与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李雪;资源型城市义马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D];郑州大学;2011年

8 刘新贵;新疆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蒋海芸;临江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与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雪飞;天津空港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昝廷全;吴学谋;;泛系社会学探索与社会改革的泛系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1988年02期

2 刘树成;;投资周期波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性的探讨之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年10期

3 昝廷全;非线性生态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研究(Ⅰ)[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8年10期

4 王兆华;尹建华;;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500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00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