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人民公社时期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

发布时间:2018-02-11 00:09

  本文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地制度 制度变迁 出处:《开发研究》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产权绝对归公社所有逐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人民公社后期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经营制度被以农户家庭个体经营所代替,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的长期低效是根本;农民对这一制度的长期抵制和不断创新是促使其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制度供给方利益的分化为最终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契机。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people's commune, the rural land system underwent a gradual readjustment from the property right of the people's commune to the ownership of the commune. "on the basis of the team," and then to the later stage of the people's Commune, the coll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he production team as the main body, was replaced by the individual operation of the peasant household. The reasons for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rural land system during the people's commune period are as follows: the long-term in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fundamental; The farmers' resistance to the system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re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to promote the change,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institutional supplier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final institutional change.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301.1;F091.3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晓华;;20世纪安徽两次农村改革不同命运解析[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2 先安顺;;试论20世纪60年代初安徽“责任田”夭折的原因[J];北京党史;2006年03期

3 游国立;苏莉莉;;“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研究综述[J];北京党史;2006年03期

4 孙东方;李伟;;1957年至1962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述评[J];北京党史;2007年01期

5 俞燕山;白人朴;;村级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分析[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6 马晓河;;Rural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PRC and its prospec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2期

7 张新光;;20世纪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长江论坛;2006年05期

8 周震;;论《农业六十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柳竞杰;;乡镇改革发展趋势[J];成人高教学刊;2006年04期

10 邢福;周景英;金永君;孙璐;张建峰;岳伟;宝桩;倪楠;钱英;;我国草田轮作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概览[J];草业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云涛;;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沿革与未来走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3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斌;1950年代的塘村妇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滔;寻找“最基层”:民族村寨村民自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郑境辉;乡村信任与合会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谢忠文;从革命到治理[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夏支平;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爱香;20世纪60年代初湘潭专区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才科;乡镇政府财政状况及其对政府能力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赵海林;福建省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金鹏;中国农村自留地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卞尊营;建国后毛泽东“三农”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羽;党的现行农村土地政策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红远;“四清”运动起源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程萌萌;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D];河南大学;2011年

9 谢露;1958年襄城县大跃进运动历史考察[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有科;转型期农村集体主义的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定中;;人民公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两个过渡的最好的形式[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59年03期

2 大凡;;价值规律能否调节人民公社的生产和流通?[J];学术月刊;1959年03期

3 陶一桃;CEPA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月刊;2005年07期

4 徐向东;;人的经济价值、制度与经济增长[J];大众商务;2010年06期

5 李松龄;制度变迁的动因与效应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彭文平,肖继辉;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关联效应[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7 曲文轶 ,汤吉军 ,谢作诗;“制度变迁模式比较”研讨会综述[J];世界经济;2001年12期

8 何恒远;结构调整、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三者互动关系研究[J];山东经济;2001年05期

9 周小亮;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不同理论解说及其缺陷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2年03期

10 徐雷;论制度选择与经济增长[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曙光;;前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黄少安;;多元制度变迁主体及其角色转换假说[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3 马中东;;基于分工视角的制度变迁和产业集群演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张威;;悖论式制度变迁:经验主义转型的可能与局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江;章尺木;;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雷国雄;陈恩;;制度变迁:一个拟生物演化模型[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7 曾奕;;制度变迁与澳门经济增长探析[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伯恩;;论推进循环经济中的制度变迁[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宋圭武;;制度问题之我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昕竹;反垄断:制度变迁[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2 梁捷;大脑记忆与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梁捷;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经济学[N];南方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赵晓东;以个案形式推动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梓;推动制度变迁的学术力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沈国兵;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规律[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赵晓雷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 经济学教授 张晖明;经济学的“本土化”实验[N];文汇报;2009年

8 曾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制度突变理论:一种解释制度变迁的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周其仁;制度变迁与知识方向[N];经济观察报;2011年

10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2年

2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复旦大学;2009年

5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6 吕之望;产权的保护和实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辛宝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卢霞;FDI、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李晓冬;所有权内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泗阳;制度变迁理论的案例分析——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代琳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3 马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昝金淼;兴福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韩中元;交易费用、资源再配置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09年

6 倪玲玲;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D];厦门大学;2008年

7 岳鹏;影响制度变迁的权力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韩立鑫;制度与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9 唐玉秀;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延伸[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赵岳阳;制度变迁中利益集团的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01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01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