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有效的流域初始排污权免费分配模型
本文关键词: 初始排污权 免费分配 流域 成本有效 出处:《系统管理学报》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文献[4]中提出的初始排污权免费分配模型存在的问题,按照成本有效的原则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基于成本有效的流域初始排污权免费分配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表明,新建模型进一步减少了初始排污权分配总量和总削减成本。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free allocation model of initial emission rights proposed in reference [4], the model is modifi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st effectiveness, and the model of free allocation of initial emission rights in river basin based on cost effectiveness is establish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odel can further reduce the total amount of initial emission right allocation and the total cost reduction.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3073) 西安交大985二期平台子项资助项目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尚静石;;动态规划在河流初始排污权分配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05期
2 赵文会;高岩;戴天晟;;初始排污权分配的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2007年06期
3 张兴榆;黄贤金;赵小风;程绪水;万一;张晓蕾;;水功能区划在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的应用——以沙颖河流域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宁;刘娜;朱思翘;顾凯平;苏建兰;;中国碳交易研究综述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2 王成勇;;排污权交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3 张兴榆;黄贤金;于术桐;程绪水;万一;马丽;;沙颍河流域行政单元的排污权初始分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4 刘巧玲;王奇;;基于区域差异的污染物削减总量分配研究——以COD削减总量的省际分配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5 郑玮;;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设定的探究[J];科技和产业;2011年10期
6 吴征帆;向晓东;;一种排污权初始分配结构设计框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1期
7 赵文会;侯建朝;;寡头垄断市场中的指令控制与排污权交易比较[J];系统工程;2010年08期
8 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理论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9 高慧慧;徐得潜;;公平条件下水污染物排污权免费分配模型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9年03期
10 高慧;魏学好;文福拴;;排污权交易实施后的寡头垄断电力市场的均衡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娜;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饶从军;可分离物品拍卖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免费分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金帅;基于计算实验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怡;环境规制有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刘昌臣;社会选择可实施特征与实施机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宇哲;流域二维水权的分配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于超;不同排污机制下发电能耗与排放成本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楚君;排污权水污染物(COD)初始分配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贾琳;基于复杂网络的海洋排污权配置及其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言彦;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彭小龙;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D];暨南大学;2011年
6 荆哲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孟凡雪;基于低碳理论的零售企业运营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陈丽丽;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吴征帆;排污权初始分配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丽娜;碳金融交易原理及衍生产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雷阜;资源分配的多目标优化动态规划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吴亚琼,赵勇,吴相林,岳超源;初始排污权分配的协商仲裁机制[J];系统工程;2003年05期
3 陈德湖,李寿德,蒋馥;寡头垄断和排污权初始分配[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4 廖卫东;中国排污权市场建设的制度优化[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5 林巍,傅国伟,刘春华;基于公理体系的排污总量公平分配模型[J];环境科学;1996年03期
6 黄桐城,武邦涛;基于治理成本和排污收益的排污权交易定价模型[J];上海管理科学;2004年06期
7 黄显峰;邵东国;顾文权;;河流排污权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8年01期
8 张志耀,张海明;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群体决策方法研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1年04期
9 陈忠;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丽琼;;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基尼系数分析[J];生态环境;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万一;张晓蕾;;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式选择[J];资源科学;2009年07期
2 马国强,周怀中;金华江流域环境管理中有关监测评价问题的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9年S1期
3 陈浩钿;于桥水库流域营养盐输出的地域差异[J];天津农业科学;1995年03期
4 刘兰芬;河流水电开发的环境效益及主要环境问题研究[J];水利学报;2002年08期
5 李锦秀,徐嵩龄;流域水污染经济损失计量模型[J];水利学报;2003年10期
6 周慧平,许有鹏,葛小平;GIS支持下非点源污染模型应用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3年03期
7 梁新强;邢波;陈英旭;和苗苗;;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调控措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11期
8 金立新,吴培任,朱述勇;河流允许纳污量的径流量化计算方法[J];水资源保护;1997年03期
9 郝明家,王俊清,杨凤江;实现沈阳市辽河流域水质目标的措施与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1999年05期
10 涂金花;长江源生态保护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一;;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管理的不确定性研究[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贾琳;;东北地区国际河流的流域共同开发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任政;刘学军;;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河网提取方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熊晶;;论排污权交易之缓行[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黄志刚;刘爱鸣;林小红;;福建省山洪灾害气象特征分析[A];2005年泛珠三角气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5年
6 黄东风;李卫华;范平;邱孝煊;;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实践[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芹;曹叔尤;李文萍;;流域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A];四川省水土保持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春雨;楼茂园;;浙江省流域面雨量业务系统[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郭锐;赵安成;;黄土高塬沟壑区中尺度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途径探讨——以砚瓦川流域为例[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龙国亮;王南海;方豫;雷声;王玢;;流域河网洪水演进模拟及防洪地理信息系统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党连文;践行“三个代表” 做好流域工作[N];中国水利报;2001年
2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政水资源局;加强流域立法 推进依法治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3 太湖流域管理局 刘春生;以“三个代表”思想指导流域水利工作[N];中国水利报;2001年
4 ;加强流域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水[N];中国水利报;2001年
5 记者 李建章;切实加强流域层面水资源规划工作[N];中国水利报;2002年
6 记者 朱月明;继续发扬成绩做好工作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N];中国水利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玉才;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成立[N];中国电力报;2000年
8 方班;各流域汛前工作重点[N];中国水利报;2001年
9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蔡其华;强化流域水行政管理职能[N];中国水利报;2002年
10 记者 刘耀祥;流域机构行政地位首次明确[N];中国水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从军;可分离物品拍卖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免费分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
3 吴洪涛;农业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赵炜;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陈彬;流域水葫芦控制与利用生态工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姜晓川;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秦富仓;黄土地区流域森林植被格局对侵蚀产沙过程的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胡民;中国构建和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娜;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扬;湖北省二氧化硫初始排污权分配公平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惠林;流域地表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杰;济南市海河流域专业规划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罗艳;宁波市樟溪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刘薇;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周益娟;秦淮河流域引水调配模型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刘云波;大凌河流域水权分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徐臻;小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杨振发;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建柱;滦河流域分布式降雨径流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13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1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