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
本文关键词: “吸血鬼” 资本 抽象劳动 人与物的颠倒 货币批判 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始终与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息息相关。如果说马克思对"吸血鬼"的批判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对资本的物化理解以揭示资本存在的历史前提的话,那么对"酵母"的批判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的片面理解以阐明劳动二重性的重要性。但无论对"吸血鬼"的批判还是对"酵母"的批判都深深地植根于对作为"帽子"与"观念"的人自身的批判,这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对"现实的个人"的遮蔽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颠倒"的现实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旨在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Abstract]:Marx ' s critique of money criticis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lf - alienation in " non - sacred image " by the three " metaphor " of money criticism . If Marx ' s critique of " vampire " is mainly aimed at the historical premise of the existence of capital by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Hegel ' s philosophy , the three " metaphor " of Marx ' s criticism of money is aimed at resolving the " self - alienation " of human being in " non - sacred image " by overthrowing the capitalist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4035)
【分类号】:F091.91;F8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雪婷;;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马克思货币批判研究[J];江淮论坛;2015年01期
2 仰海峰;;商品:一个哲学的分析[J];哲学研究;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佳;;马克思的革命旨趣与历史唯物主义[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2期
2 郑晓卉;;论十八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与发展[J];传承;2014年03期
3 舒开智;;威廉斯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J];东方论坛;2014年02期
4 户晓坤;;当代“消费文化”转向研究——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5 王付欣;张晓燕;;“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科学信仰教育养成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4年04期
6 丁春华;;从发展观角度谈中国道路自信[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5期
7 梁光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由的解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5期
8 王雅琴;;叶夫根尼·帕舒卡尼斯法律理论再认识——评《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12期
9 李瑞琴;;当代俄罗斯重现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J];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10 潘莉;黄志斌;;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艳娥;;以高度制度自信托举实现“中国梦”[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陕西省社科界第七届(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许勇为;;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特征与局限[A];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佳怡;本雅明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吴瑞敏;财富与时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3 轩传树;从“制度—手段”到“价值—目标”[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4 马锦生;资本主义金融化与金融资本主义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武文风;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储著源;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历史逻辑与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4年
7 凌取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蔡文举;思维的秘密[D];吉林大学;2014年
9 黄杰;论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庄忠正;政治经济学的存在论批判[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余;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理论形态[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2 翟戏娟;农村邪教滋生预防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徐佳;为民理财:中国特色商业银行的本质[D];西南大学;2013年
4 代小平;论毛泽东对立统一的军事观[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文;论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文博;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7 魏艺鸾;拉法格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晓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基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恋;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我国旅游生态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仰海峰;;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J];哲学研究;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宇芳;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批判[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5期
2 张文,张宏斌;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比较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刘军;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及理论体系的建构[J];经济师;2003年04期
4 黄卫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董才生;福山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黄卫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J];生产力研究;2003年03期
7 杨建飞;近代哲学方法论与古典经济学思想的兴起[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8 王浩斌;古典经济学的多重视角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刘汉全;新古典经济学需要理论的合理性与缺陷[J];江汉论坛;2005年02期
10 任思;李和锋;;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演变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今朝;龙斧;;基于SWOT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兴衰的政治社会学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毓云;;资源环境E-生态E-经济E系统——3E系统理论[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袁葵荪;;信息社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的新范式[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4 王元璋;;马克思解决使古典经济学陷入绝境的两大难题及其启示——并论马克思创立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面临的难题及其解决[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宪辰;徐扬;缪爱军;黄凯南;;偏好稳定的生物学基础[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平;;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周业安;新古典经济学地位受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丁茂战;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诸大建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教授;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辨析[N];文汇报;2014年
4 张晓晶;美国次贷危机挑战新古典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袁东;建构社会公正[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欧洲何以陷入集体无策[N];上海证券报;2012年
7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经济分析中心主任 柯华庆;中庸的科斯[N];东方早报;2013年
8 梁小民;站在经济学前沿[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李国旺;别忽视了第三只手的作用[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蒋万胜;浅说制度经济学及其在我国的适用[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汉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批判[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刘荣军;财富、人与历史[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辛毅;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中工资理论的批判与超越[D];河南大学;2013年
2 杨哲;广义竞争的分析纲领[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闪闪;试论斯密经济学自然哲学的研究方式[D];苏州大学;2009年
4 魏作磊;分工,交易与第三产业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13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1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