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批判与实践限度

发布时间:2018-02-22 20:57

  本文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资本批判 合理向度 实践限度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问题的内在关联与嫁接,其对生态危机的资本批判和对生态破坏的立体多维透析,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态境域。美中不足的是,生态马克思主义过度强调生态危机的自然、文化因素,对劳动或生产这个"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作了减值处理,错置了生态变革的主体力量,尚缺乏由理论话语体系向实践行动逻辑的转化环节,具有明显的实践限度。
[Abstract]:Ecological Marxism is committed to the inherent connection and grafting between Marxism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Its critique of capital to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ree-dimensional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have expanded the ecological realm of Marxist theory. Ecological Marxism overemphasizes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factors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it devalues labor or production as "the first prerequisite of all history" and misplaces the main force of ecological change.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oretical discourse system to practical action logic, which has obvious practical limits.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政治理论与人文社科系;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2QNZX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ZX011)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约翰·B.福斯特,刘仁胜;历史视野中的马克思的生态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2期

2 何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困境与出路[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恒文;;批判维度和重建维度的统一——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李明;;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的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构建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曾云;;源初境域和意义显示——海德格尔早期对“世界”的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斌;张艳芬;;当自然遭遇无所不在的镜头——视频技术时代的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陈喜贵;;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社会主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曾文婷;;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生态社会主义——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愿景[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4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何华青;;论劳斯的实践实在论[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康瑞华;陈丽华;;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及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启示[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菁;;虫洞?——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旅[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朱海斌;;论海德格尔对康德存在论题的现象学分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耘;;“八识”中的主体间性[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戴劲;;从康德和黑格尔的存在观看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6 于永坤;传统辩证法的解构与批判的辩证法的重建[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小红;罗莎·卢森堡总体性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江新;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荣子;传媒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崔常龙;基于生态维度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程晓;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俊杰;民主与生态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蔡仕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时佳;;生态马克思主义刍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2 王云霞;;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思想看技术与环境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何群;;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及其现实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赵闯;宋晓曦;;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吴畏;梁长平;;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绿党原则和纲领之比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3期

6 杨荣俊;;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成就——兼论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鄱阳湖学刊;2011年04期

7 张新平;;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视阈下循环经济的本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赵文静;;简述奥康纳的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的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年01期

9 倪瑞华;;马克思对资本的生态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2期

10 何自力;杨志强;;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性批判”思想论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陈慧;试论福斯特对“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重构[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张艳梅;走出消费的迷雾[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陈永宝;转型时期过度消费问题的批判性反思[D];湘潭大学;2011年

5 赵罗汉;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于景泽;詹姆斯·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述评[D];辽宁大学;2012年

7 张亮亮;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25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25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f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