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芒福德的技术生态化思想
本文关键词: 芒福德 技术发展 生态思想 出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芒福德作为"生态运动的先驱和实践者",其生态思想主要集中在技术生态化思想中。在芒福德看来,以巨机器为特征的现代技术是违反生命原则、远离生活的权力技术。芒福德认为现代技术应向生态原则回归,把技术限制在合理的生命尺度以内,凸显出技术对生命的关照维度,倡导技术生态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保持技术发展的生态平衡。文章拟系统介绍芒福德的技术生态化思想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和面临的困境。
[Abstract]:As a pioneer and practitioner of ecological movement, Munford's ecological though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cological thought of technology. In Munford's view, modern technology characterized by giant machine is a 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life. Power technology far away from life. Munford believes that modern technology should return to ecological principles, limit technology to a reasonable scale of life, highlight the dimension that technology takes care of life, and advocate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technologic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Munford's idea of technology ecology and points out its shortcomings and difficultie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分类号】:F06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梅;姚士谋;彭立华;;中国城市群规划的创新理念[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汪涛,上官浩峰;城市现代化发展及演进规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5期
3 毛刚,樊晟;西南高海拔山区城市化的地域性策略探讨[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4 韩西丽;我国城市社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的建立[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5 万勇,王玲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住区规划应对策略[J];城市问题;2003年06期
6 朱喜钢;城市空间有机集中规律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3期
7 纪晓岚;现代人的需要结构与城市环境设计对应关系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4期
8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及其制度背景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6期
9 谢守红;;城市空间组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上海城市规划;2007年01期
10 吕贤军;临武县城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高攀;;基于旧城改造背景下的经济适用房模式选择——以北京市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大鹏;城市战略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向科;当代市政办公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陈飞;建筑与气候[D];同济大学;2007年
6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李将;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文化变迁与价值冲突[D];同济大学;2006年
8 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李东晔;从“租界”到“风情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丁一平;1953-1966工业移民与洛阳城市的社会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重庆市北碚区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文超祥;构建发达地带次发达地区“反磁力型”中心镇——以粤北山区为例[D];重庆大学;2003年
3 张红;“征地”事件与郊区村落共同体的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志强;城市居住区开放型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刘晓星;“绿色城市”理论及其在贵阳市白云区规划建设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6 周晓芳;长沙湘江滨水区可持续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蔚;传统民间游戏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韩净方;传统聚落外部空间的现代演变[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蔡国英;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陈家祥;建邺区市容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中祥;曾国屏;;对技术预见与产业发展理论关系的一个讨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红卫;;惯性技术产业化与自主创新问题对策[A];2005年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潘睿;;生态技术社会选择的博弈论视角[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恕 刘莉;资深专家勾画美好图景[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汪泽英;技术发展多元驱动力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黄茂兴;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鞠晓伟;基于技术生态环境视角的技术选择理论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冯军;技术负效应及其控制整合的探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5 李艳华;产业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赵明剑;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技术跨越[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飞;技术进步与产业嬗变互动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磊;论技术与伦理的张力[D];长安大学;2008年
3 蔡爽;基于专利的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26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2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