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融合、创新与宽容:熊彼特经济理论方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8-02-24 12:32

  本文关键词: 熊彼特 方法论 创新 宽容主义 出处:《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经济分析的"工具箱",经济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这在熊彼特经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计量经济学的先导性研究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开创性贡献是熊彼特的创新精神在方法论领域的显现;取不同学科之所长,将历史的、统计的和理论的方法相融合是方法论宽容主义的要旨所在。熊彼特经济学方法论兼容并蓄,独树一帜。
[Abstract]:As the "toolbox" of economic analys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economic theory is the study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This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Schumpeter's economics. His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to the pioneering research of econometrics and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Schumpeter's spirit of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methodology. The integration of statistical and theoretical methods is the tenet of methodological tolerance. Schumpeter's economics methodology is inclusive and unique.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LD002)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XJJ-2011-345)
【分类号】:F091.35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淼,葛雍;浅析电子商务价值源[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2 高良谋;内生与动态:熊彼特企业家理论的两个支点[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07期

3 白钦先;20世纪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和展望[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5期

4 张旭;浅析拓展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四个概念[J];当代财经;2000年09期

5 杜金沛;李林;;经济学建构思想的纷争与“科学主义”的渊源[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6 蒙岭梅,胡树林;反思教育产业化[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郑文范,娄成武,张涛;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模式[J];管理工程学报;1997年S1期

8 徐延辉;经济社会学百年历程简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9 狄仁昆;“社会主义市场”存在论——对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合理性问题的哲学思考[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马凤娣;企业家理论与主流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淑梅;;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演进轨迹[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向晖;数理经济学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罗松山;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D];四川大学;2002年

5 王伟光;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效率差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吴莉芳;贸易保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顾保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孙蓉;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王雪;中国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陈华;营销学的成长及其困惑的经济学分析[D];湘潭大学;2002年

2 唐文光;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郭竞成;金融制度变迁的阶段与周期——一个产权经济学的理论模型[D];湖南大学;2001年

4 薛华;我国转轨时期货币需求的建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赵燕;温州模式与临夏模式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曾中秋;经济人假设述评及其超越[D];西北大学;2003年

7 李长江;浙江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8 邢祖礼;价格机制与非价格机制:理论与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曹瑛杰;构建黄岩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10 蔡秋杰;放松保险费率管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尔库斯·C·贝克尔;汉斯·U·埃布林格;乌尔里奇·海德克;T·克级德森;张吨军;;熊彼特之经济发展理论、商业周期理论和民主理论间的缺环——评熊彼特的《发展》[J];南大商学评论;2005年03期

2 方在农;;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说起[J];自然杂志;2006年02期

3 付方赞;孙力;;熊彼特的思想遗产——经济分析史研究的范围与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君;温志强;;熊彼特民主理论评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0期

5 黄乐;;马克思与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分析[J];财政监督;2011年17期

6 魏达志;创新决胜未来[J];特区经济;2002年06期

7 李乾文;熊彼特的创新创业思想、传播及其评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8期

8 刘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9 孙杰;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伦理学--熊彼特与马克斯·韦伯经济增长理论评析[J];国际经济评论;1996年Z4期

10 刘辉;熊彼特、韦伯理论与企业家精神——兼论经济伦理对发展的作用[J];文明与宣传;199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琳;;技术创新理论演化研究(摘要)[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建国;;对经济价值论历史建构的当代解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刘刚;吴蔡平;;技术创新的转换成本障碍及治理措施[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纪玉山;张巍;于吉鑫;;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局限与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5 马倩美;;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6 徐长生;王晶晶;汪海;;竞争程度、市场规模与创新——一个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中国经验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7 葛四友;;市场经济制度与贡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9 郑贵斌;;“创新爆炸”轨迹及其启示[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10 刘美玉;;经济增长动因综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茉楠;美国需要“熊彼特”而非“凯恩斯”[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本力;“这个世纪最老练的保守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陈晓彬;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启示[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理论;什么叫做“熊彼特增长”[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孙骁骥;重申熊彼特的意义[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李翔;熊彼特:资本主义的辩护者[N];经济观察报;2011年

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 李义平;创新怎样推动经济发展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8 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 黄俊立;创新与诚信:守正出奇[N];证券日报;2003年

9 李凤芹 何金娥 编译;奥地利经济学派是最大赢家[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包宗华;论对经济周期专家命名的误导[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邓晓锋;基于企业家行为的制度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钟春平;创造性破坏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许冬香;经济正义与政治正义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霞;熊彼特与弗里曼的创新思想及其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郭雁冰;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及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何清;乔恩·埃尔斯特的经济哲学[D];湘潭大学;2011年

4 高文博;技术创新经济学述评[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宗梅;产业融合类型与产业演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仲福森;经济周期与产业波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7 林智;创新理论与政策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史庭怡;创新生态观视角下的产业创新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吴艳;技术创新的财政与金融政策工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伟丽;生物进化与技术创新演化的同构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30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30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