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疏勒河中游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8-02-24 12:34

  本文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ArcGIS 疏勒河 出处:《生态学杂志》201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ArcGIS 9.2和ERDAS 9.1软件平台和生态经济学方法,采用Costanza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探讨了疏勒河中游1990—2010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0年,疏勒河中游土地利用以未利用地、牧草地、耕地为主,三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8.2%,20年间土地利用整体特征并未发生重大变化;疏勒河中游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发生在耕地、建设用地和牧草地,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13.6%、8.0%和7.7%;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从344.85亿元增加到485.11亿元,牧草地和水域对研究区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大。研究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已经处于低度协调水平的边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Abstract]:Using the software platform of ArcGIS 9.2 and ERDAS 9.1 and the method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us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such as Costanza, combining the unit area valu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 in China,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Shule River from 1990 to 2010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 us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Shule River from 1990 to 2010 was dominated by unused land, pasture land and cultivated land.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have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ast 20 years, and the main land use chang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Shule River occurred in cultivated land, construction land and pasture land. The dynamic degree of land use was 13.60% and 7.7% respectively, and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creased from thirty-four billion four hundred and eighty-five million yuan to forty-eight billion five hundred and eleven million yuan, and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creased from thirty-four billion four hundred and eighty-five million yuan to forty-eight billion five hundred and eleven million yuan, and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creased from thirty-four billion four hundred and eighty-five million yuan to forty-eight billion five hundred and eleven million yuan. Forage land and water area contribute the most to the service value of the whole ecosystem in the study area.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 in the research area is already on the edge of low level of coordin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1038) 生态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5002-021) 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NWNU-KJCXGC-03-66)资助
【分类号】:X196;F3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章予舒,王立新,张红旗,李香云;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以安西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2 张世文;唐南奇;;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现状与展望[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年03期

3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4 王宗明,张柏,张树清;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01期

5 黄青;孙洪波;王让会;张慧芝;;干旱区典型山地-绿洲-荒漠系统中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进华;;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2 李倩;刁承泰;刘雪;黄娟;刘贵芬;;重庆永川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3 张彩云;濮励杰;韩书成;赵姚阳;;江苏省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4 董杰;杨春德;张保华;叶方;;山东省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及宏观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5 鲁春阳;杨庆媛;田永中;文枫;胡渝春;万平;;基于主成分法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6 张遇春;张勃;姜晓勇;;绿洲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7 陈志;胡勇;刘成武;;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8 程国栋;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9 王根绪,马海燕,王一博,常娟;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J];冰川冻土;2003年04期

10 谈戈,夏军,李新;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研究的方法与出路[J];冰川冻土;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Cheng Song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o.9.Block 4,South Retain Road,Chengdu,Sichuan 610041,P.R.China;Ecological Engineering for South to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A Review of Conservation Buffer System Approach[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朱海燕;林爱文;;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分析方法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蔡银莺;张安录;;湖北省农地存在价值的CVM估值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张海波;;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在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陈尚;;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杜群;;生态保护及其利益补偿的法理判断——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法理解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7 庞正轰;;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仁东;;湖北省1:10万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动态数据库的建立[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曹淑艳;张卫;;沙漠化地区生态建设成本分担与经营机制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黄叶丹;;分析北京市四城区大气污染现状——谈控制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远;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2 叶属峰;滩涂湿地泥螺(Bullacta exarata)的空间分布、重金属积累特征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佘济云;长株潭地区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构架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4 郭清和;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5 赵铁珍;美国白蛾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分析与损失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许健民;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7 陈文惠;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傅瓦利;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唐根年;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态监测与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晋;武汉市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分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蔡学彩;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3 郭晓泽;水坝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利弊关系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周建勤;旅游资源开发损益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海春;内蒙古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憩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6 谢红霞;铜川市城郊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LUCC)中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秀端;基于LUCC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郊生态效应及粮食安全的时空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莫宏伟;基于3S的风沙过渡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姚利辉;森林资源资产的计价与会计核算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10 刘礼军;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书华,张义丰,毛汉英;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协调状态与发展能力分析——以河北新乐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2 李海涛,廖迎春,严茂超,胡聃;新疆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3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4 周华荣,潘伯荣,海热提·涂尔逊;新疆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1年01期

5 邵波,陈兴鹏;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年01期

6 黄和平;毕军;李祥妹;张炳;杨洁;;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6年08期

7 党小虎;刘国彬;李小利;薛,

本文编号:1530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30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