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异质空间和路径依赖的产业空间集聚初探

发布时间:2018-02-25 17:19

  本文关键词: 产业集群 异质空间 空间集聚模型 演化路径 出处:《特区经济》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系统回顾总结现有产业空间集聚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各种模型假设条件限制,使得产业空间集聚理论对区域经济实际工作缺乏具体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空间异质性角度阐释了产业空间集聚的必然性及可能性,并进一步研究了产业集群演变的路径依赖。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industrial spatial agglomera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various model assumptions,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spatial agglomeration is lack of specific guidance and maneuverability to the actual work of regional economy. Based on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nevitability and possibility of industrial spatial agglomeration from the angle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further study the path dependence of industrial cluster evoluti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所致的“柠檬市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3 石培哲;产业集聚形成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0年03期

4 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5 王海峰;;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6 马刚;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和竞争优势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7 孙峰;陈绍愿;赵红;;企业集群内部异质性的生态学解读[J];商业时代;2006年01期

8 万丽;;基于变异函数的空间异质性定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4期

9 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1期

10 李哈滨,王政权,王庆成;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理论与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晋财;企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及政策含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庄晋财;程李梅;;西部企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的实现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余明江;产业集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孙钰霞;;基于“农家乐”的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5 李德俊;何莉;陈承森;;产业集群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关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靓;;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格局分析方法及模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何志斌,赵文智;荒漠绿洲区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定量研究[J];冰川冻土;2004年02期

8 代述勇;雷加强;赵景峰;范敬龙;范冬冬;杨光华;;塔里木南缘策勒绿洲地下水空间变异性与土地覆盖关系研究[J];冰川冻土;2009年06期

9 黄宗远;刘旗;;技术创新资本作用机理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徐俊毅;;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与功能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5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郝大江;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袁忠贤;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明,樊杰;新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传统空间组织理论的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2 张文忠,张军涛;经济学和地理学对区位论发展轨迹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3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4 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7期

5 吕文栋,朱华晟;浙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家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6 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年05期

7 吴晓波,耿帅;区域集群自稔性风险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3年06期

8 盖文启,朱华晟;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9 刘志铭;郭惠武;;异质性、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演化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J];经济评论;2006年04期

10 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珍珍;;以质为本 稳中求升——2011家纺产业集群会议在新疆召开[J];中国纺织;2011年07期

2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的决定[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2期

3 ;山西省要打造三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0期

4 ;产业集群打造实力牙克石[J];硅谷;2011年14期

5 丁汉青;陈铮;;中国大众传媒产业集群的实践——中国大众传媒产业集群分析(上)[J];青年记者;2011年22期

6 徐朱灵;;转变发展方式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唯一路径[J];现代家电;2011年10期

7 ;产业集群 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新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6期

8 ;传媒经济观察[J];青年记者;2011年22期

9 陈艳;;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06期

10 梁晔;;台商登陆制造“群”时代[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张超;;基于廊坊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明慧;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归大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张跃良;福建形成三大新兴产业集群[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特约记者 刘操 记者 张清波;屯留新百强形成四大产业集群[N];长治日报;2005年

4 记者 佟冬俊;七城市打造九大产业集群[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5 黄为民;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走产业集群之路[N];中国汽车报;2005年

6 姚玉洁;产业集群提升长三角企业竞争力[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赵喜林;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N];各界导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徐文营;北京:“开发”出国际产业集群[N];经济日报;2005年

9 杨敏;加快构建产业集群[N];江西日报;2005年

10 朱蜀骥;我市10大产业集群强势推进[N];眉山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4 原春婷;长垣防腐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李雯;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刘鑫;论中国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旺兴;产业集群内企业战略的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8 闫建超;中国产业集群的国家竞争优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9 陶亮;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星烨;基于产业集群的宜丰竹产业竞争力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4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34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