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发展科学技术的若干思想论析
本文关键词: 科学技术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近代中国 历史经验 建设社会主义 决定性作用 自然科学 人类社会 出处:《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毛泽东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他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指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决定性作用。毛泽东深刻总结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认为必须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提出自然科学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的知识准备;科学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伟大革命力量。
[Abstract]:Mao Zedo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height of Marxist epistemology, he points out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progress to human society. Mao Zedong has summed up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modern China, held that the batt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t be well fought, and pointed out that natural science is to understand Marxis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great revolutionary forces in 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country.
【分类号】:F0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龙;孙中山与毛泽东科技价值论文比较[J];人文杂志;1998年05期
2 吕伟东;;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成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3 董群群;;语言文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魅力——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主要文章为例[J];魅力中国;2009年22期
4 刘秀萍,张继光;试论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J];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06期
5 臧平;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及启示[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6 王俊香;;浅议毛泽东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吸取[J];商品与质量;2011年S5期
7 秦志敏;略论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1期
8 张今杰,林艳;毛泽东论科学技术的功能[J];求索;2004年01期
9 刘艳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背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10 朱光亚;重温毛泽东关于科技工作的论述[J];学会;199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仓;;建国后毛泽东的科技战略思想研究[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肖贵清;胡运锋;;毛泽东与王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论争[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罗嗣亮;;毛泽东延安时期文艺普及思想的政治图解[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5 王向清;;毛泽东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6 何梓林;;试论毛泽东的人民观[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7 葛金国;吴玲;;毛泽东教育管理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刘喜发;;浅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当代意义[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罗九牛;;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一人[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10 刘慧君;;崇本抑末、重农轻商思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影响[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仲泉;毛泽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解放日报;2003年
2 沈宝祥;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代表[N];学习时报;2001年
3 熊启珍;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N];光明日报;2003年
4 王真;毛泽东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N];人民日报;2002年
5 杨建光邋刘怀武;“毛泽东号”机车组赴拉萨站作报告[N];人民铁道;2007年
6 曹立前;毛泽东济南四里山凭吊英烈[N];联合日报;2010年
7 韦君琳;再谈毛泽东的私章[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檀庆双;毛泽东与佛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毛泽东论述《红楼梦》[N];吉林日报;2004年
10 小牧;《毛泽东的艰难决策》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朝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连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3 陈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海儆;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认识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爽;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素立;毛泽东国家安全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汪绪永;毛泽东社会结构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黄保红;毛泽东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宋紫;毛泽东与中国私人资本主义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连花;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9年
2 肖娴;1940-1950年代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生命力的认识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赫;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吴绍珍;毛泽东同王明教条主义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贾永奎;毛泽东与邓小平关于反对教条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邓国元;论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D];武汉大学;2004年
7 吴阳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南明玉;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现实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云荣;毛泽东邓小平生产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05年
10 贺艳青;“文革”前十年毛泽东国际战略中的第三世界因素[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本文编号:1535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3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