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的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 新兴技术 商业化 专利 技术轨道 出处:《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新兴技术层出不穷。面对海量的新兴技术组成的技术池,如何辨别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潜力,是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用科学的方法来评选这些新兴技术,是本文研究的目标。 本文将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融为一体,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对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进行判断与分析,建立了基于专利的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四个阶段的评价框架:首先是专利数量分析,选择处于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技术。其次是基于专利引用指标的技术轨道分析,区分技术的发展阶段:成长、成熟、老化,针对不同阶段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成长期的技术进入技术机会分析阶段;成熟期的技术进入技术老化窗口期的判断阶段;老化期的技术进入替代技术的辨别阶段,并选择具有较大技术机会的替代技术。再次,针对上一阶段挑选出的技术机会较大的新兴技术,结合专利引用指标判断此领域的技术更新速度,由此推断新兴技术替代老化技术(技术跃迁)的时机。 上述步骤从新兴技术发展、新兴技术商业化的一般规律出发,考虑到专利对于技术商业化的导向作用,通过对专利指标的统计分析去把握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潜力。通过对燃料电池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较好的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专利分析的评价框架。
[Abstract]:In today's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are emerging in endlessly. In the face of the massive technological poo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how to identify the commercial potenti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evaluation of commercialization potenti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elect these new technologies by scientific methods.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mode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re combined to judge and analyze the commercialization potenti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ent analysis. The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four stages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patent-based emerging technologies is established: first, pat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selection of technology in rapid growth and maturity, and second, technology track analysis based on patent citation index.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different stages: the technology in the growth stage enters the technical opportunity analysis stage, the technology in the mature stage enters the judgment stage of the window period of the technology aging; Aging technology enters the stage of identification of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and selects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with greater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Thirdly,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with greater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selected from the previous stage, Combined with patent citation index to judge the technology renewal speed in this field, and infer the opportunity of emerging technology to replace aging technology (technology transition). The above steps proce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general rules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guiding role of patents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echnologies,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atent index to grasp the commercialization potenti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fuel cell related fields, the evalu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patent analys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well verified.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04;F062.4;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晓辉;;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模式探讨[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2 蒋潇潇;;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商业化之路——基于对格莱珉银行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3 李建荣;;商业化:一个对社会保障“私有化”的误解[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段端端;马钧;;美国V2G商业化研究及对我国汽车业的启示[J];上海汽车;2011年08期
5 曾祥明;;赣南脐橙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年03期
6 章文;;Novomer公司获资助使二氧化碳塑料加快商业化[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0年10期
7 章文;;Novomer公司获资助使二氧化碳塑料加快商业化[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0年11期
8 王萍;;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四大趋势——以山东为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9 黎阳;;在创先争优中实现转型——记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第二党支部[J];中国金融家;2011年08期
10 ;赢创公司使其新的Aveneer MMA生产技术推向商业化[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勋;陈丽华;杨东情;周德忠;陈浩;;辐照调味品和脱水蔬菜商业应用的市场前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银路;王敏;;新兴技术的市场拓展与实物期权思维的应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程跃;银路;李天柱;;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演化的关系及案例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军;陈斌祥;曹阳;;论油脂液监测专业化商业化[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5 陈林;周宗放;;基于信度理论的新兴技术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方法[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杨臻峥;孙大柠;;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战略的几点思考[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希近;尹江;抗艳红;姚瑞;高永龙;马恢;王晓明;;河北省马铃薯育种现状与商业化育种方向探讨[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邓光军;曾勇;;新兴技术的研发投资决策[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熊小洪;;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服务商业化研究[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10 高峻峰;;基于新兴技术演化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以计算机技术和IBM公司为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百家争鸣:新兴技术[N];人民邮电;2010年
2 ;被专业术语掩盖的6大新兴技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磊;别让新兴技术在跨越产业门槛时“断了气”[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晓涛;数字出版需要新兴技术提供保障[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5 胡建新;“教育产业化”≠“教育商业化”[N];解放军报;2000年
6 徐恒;工业软件:新兴技术抢滩高端应用[N];中国电子报;2011年
7 见习记者 王继高;创投:传统行业和新兴技术均受青睐[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陈雪根;新兴技术能否拯救电视行业[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9 科技专家 丁未;储能:全球新兴技术与投资的双热点[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冰;能否实现商业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宗年;新兴技术管理体系与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卢文光;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及其成长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吉武;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及投资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李涛;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5 周益峰;手性源及其衍生物配体催化的炔基锌试剂对醛和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周丽瑛;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的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尹波;组织文化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肖磊;基于技术变革的价值生态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程跃;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高峻峰;配套环境对新兴技术演化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丽敏;新兴技术商业化影响因素及选择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2 蔡爽;基于专利的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3 邸卿;新兴技术获利方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4 徐艳;新兴技术引致商业模式创新并成功商业化的探索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5 郜博;开放式环境下新兴技术的商业模型创新[D];暨南大学;2011年
6 罗霄笑;中国流行音乐商业化的萌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杨生莱;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曹月娟;视觉文化的商业化与其自身发展的相互关系[D];新疆大学;2007年
9 何睿;自恋式讲述到关注现实[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萍萍;中国博客发展的传播学解读[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5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3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