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锁定与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失灵研究
本文选题:技术标准锁定 切入点:技术创新 出处:《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技术标准的形成是用户选择的结果,网络效应是用户选择的基础,技术标准锁定的根本原因是转移不经济。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最后得出反技术标准锁定和克服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几点启示。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is the result of user selection, and the network effect is the basis of user selec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technical standard locking and the phenomenon of market failur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standard locking and market failur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inally, some enlightenment of anti-technical standard locking and overcoming market failur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re obtained.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术创新中的标准锁定效应及反锁定规制研究”(批准号:11BJY0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产业链视角的中国自主创新道路研究”(批准号:12YJC790056)
【分类号】:F06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迪辉;陈士俊;;基于复杂理论的技术创新集群的蜕变机制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2 项保华;许庆瑞;;试论制订技术创新政策的理论基础[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年07期
3 张平;文启湘;;技术创新、消费创新与消费制度[J];求索;2009年03期
4 李健英;略论市场与政府的几种组合关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5 王宏军;政府经济学与经济法学关系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刘智强;曾伏娥;;技术创新全球化趋势及其对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1期
7 胡卫;;论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及其政策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0期
8 鞠洪云;储雪林;;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年S1期
9 王宝恒;雷艳红;;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研究:目的、方法与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5期
10 汪波;宋胜洲;;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及措施[J];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海;;和谐社会与公共物品的自治化供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岩;;制度失灵还是市场失灵——马克思、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比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张翼;;政府与市场的博弈——教育产品的提供与生产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朱慧斌;;浅析经济手段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有效性[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唐志军;王玉霞;谌莹;;经济学的“手”的理论及对中国改革的启示[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灿;;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一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曹颖;;从公共产品理论看公共服务改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秀华;;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合作——以山东省新泰市平安协会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仉建涛;胡义刚;;现代市场秩序:自然秩序与人为秩序的耦合——基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分析[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10 于立;;规制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职业投资人 胡飞雪;市场失灵VS政府干预失灵[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业安;奥斯特罗姆:第三条道路和治理多元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刘炜(作者单位: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对“市场失灵”现象的思考[N];安徽经济报;2006年
4 梁小民;当火车驶过农田的时候[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5 金太军;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简单互补循环[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梁怡;施蒂格勒从两大假设探究政府规制失灵[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梁怡;探求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规制机制[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关耳;市场失灵的理论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张春霖 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公共服务提供的制度基础[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梁怡;政府规制:国家干预主义不会消亡[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妍;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机会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蒲国蓉;转型期政府经济职能的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林成;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的演进[D];辽宁大学;2007年
4 郭哲;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王淼;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雷华;政府规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吕玉广;资源产业制度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魏凤春;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政府行为[D];南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旭文;微观经济行为外在性问题及政府的解决措施[D];吉林大学;2006年
2 石娅;国家干预主义: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吕向龙;环境资源市场失灵与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4 王卫星;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管制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王茜;中国重大水污染灾害的经济学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顾勇;西方政府失灵问题对我国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7年
7 王倩;经济外部性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刘贵振;亚当·斯密与凯恩斯政府经济职能观比较[D];河北大学;2006年
9 付兆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人”的理论探讨[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孙筠;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3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0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