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产业思想与当代产业发展
本文选题:马克思 切入点:自然物质产品 出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马克思的产业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论证了产业的发展是自然的辩证演化和社会建构的统一。由于人类需求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等共同作用,当代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生态化趋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进程。
[Abstract]:Guided by Marx's industrial thought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s the unity of natural dialectical evolu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increasing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industry shows an obvious trend of ecolog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we must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ecolog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091.91;F062.9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亮;;从全新视角看产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1期
2 彭福扬;刘红玉;;关于产业概念及其分类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陈征;学习《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必须注意马克思所运用的方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4 孙树青;;最先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J];经济研究;1981年08期
5 刘永佶;论《资本论》逻辑的主体[J];兰州学刊;1982年03期
6 唐咸正;;马克思的经济细胞学及其现实意义[J];学习与探索;1982年06期
7 魏埙;《资本论》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界[J];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S1期
8 许涤新;马克思对待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科学态度[J];世界经济;1983年09期
9 冯立天 ,赵青平;论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J];经济问题探索;1983年10期
10 朱谱瑞;李翔华;;马克思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上的伟大贡献[J];当代财经;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远朋;;当代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时晓丽;;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裳裳;;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舒远招;;马克思的创造概念[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黄丽华;;机器——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的起点 读马克思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8 黄裳裳;;人文关怀:马克思文化批评的反思性[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赵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种新阐释——理想和现实的结合[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胡世祯;;在《资本论》写作过程中的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2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余斌;新危机时代的一炷“佛香”[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张小儒;再说“羡慕马克思”[N];光明日报;2004年
6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宋希仁;政治伦理研究的新作[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踏寻马克思的足迹[N];光明日报;2002年
9 记者 晓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巴黎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肖德安;做终身“学习型”的人[N];中国人事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2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文晶;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学;2010年
4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媛淑;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发展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7 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2012年
8 刘日明;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9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靳方华;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生明;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现代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蔡正孙;马克思和老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维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学说与中国的对外开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贾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5 霍君辉;马克思和谐思想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6 姚志国;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超越[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罗伯中;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9 秦怡红;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3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0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