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市场二重性: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14 03:44

  本文选题:二重性 切入点:劳动价值论 出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经济学教科书对市场的定义是中性的,忽视了市场本身具有多层次的、复杂的二重性内涵:制度性与非制度性,一般性和特殊性,宏观性和微观性。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的这种多层次的、复杂的二重性,西方主流经济学对市场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根本原因是缺乏或忽视了一个科学的价值分析方法,结果是这种理论在危机面前的表现乏善可陈,不尽人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处理好市场二重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又要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实现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方法的创造性应用和转化。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market in economics textbooks is neutral, neglecting that the market itself has multi-level and complex dual connotation: institutional and non-institutional, generality and particularity. Macro and microcosmic. Without fully recognizing the multi-level and complex duality of the market, the 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still has a "hypoth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arket. The root cause is the lack or neglect of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value analysis, which, as a result, does not perform well in the face of the crisis. The perfec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should not only deal with the unity of opposites of market duality, but also realize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rx's value analysis method in the practice of market economy.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经贸系;福建省委党校文史科技教学部;福建省地税局科研所;
【分类号】: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睿;苏丹;;东道国产业结构政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2 王璐;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3 丁堡骏;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辩护──对晏智杰教授质疑的质疑[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4 沈民鸣;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杨继国;马克思经济学“辩证均衡”理论体系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6 魏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保护和政府干预——对理论文献的简要回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7 陈孝兵;;“经济人”假设的多维考量:一个文献综述[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8 李钢;产品关系与产品竞争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2期

9 方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套用范式分析框架的缺陷[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10 刘明;;内外秩序演化约束与政策调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基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新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慧琴;经济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姚枝仲;市场化的增长与波动效应[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2年

5 侯高岚;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尹庆民;基于博弈论的中国转轨时期银企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宋辉;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陆小斌;中国民营企业初始产权的合约分析与制度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胡晓霞;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农村基层治理[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博;浅析西欧企业购并(M&A)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李钢;失业治理与政府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4 汤捷;我国高科技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黄飞;论产权伦理[D];中南大学;2002年

6 祖文波;失业治理与政府作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宝国;《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D];华侨大学;2005年

8 郝相钦;在“铁律”的视线之外?[D];河北大学;2005年

9 谢远涛;北京市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故新;经济浪漫主义的现实呼唤[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雪;;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几个错误理解的批判[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2 刘召峰;;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态度的转折的分歧说开去[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3 曾光荣;王学先;;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佟亚辉;;对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1年06期

5 王学先;曾光荣;;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6 王素玲;;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若干思考[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王明华;;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若干问题述评[J];经济师;2011年08期

8 张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解读[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9 鲁品越;;消费理论与劳动价值的人化形态[J];海派经济学;2009年05期

10 杨小勇;;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思路[J];海派经济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新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志;;新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成庆生;;21世纪“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洪灏;;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吉清;刘明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鲁从明;;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与“劳创价值”向“营销价格”的转化——劳动价值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孙宇晖;;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许有伦;;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创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凌云;;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特征及其发展[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10 许有伦;;怎样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仲泉;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玉玲;乌杰:重新审视劳动价值论[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评论员;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N];经济日报;2001年

4 王天义;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N];人民日报;2001年

5 沈建新(作者单位:上海生产力学会);劳动价值论没有过时[N];解放日报;2001年

6 赵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稀缺性与劳动价值论有内在联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史峰;劳动价值论现代拓展的思路[N];安徽日报;2002年

8 张建君;加深对劳动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3年

9 笛清;《走出千年学术迷宫》创新解读劳动价值论[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劳动价值论研究热点综述[N];北京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三红;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曹亚雄;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D];武汉大学;2003年

3 乔均;基于马克思主义市场价值理论的品牌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文范;科技进步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D];东北大学;2001年

5 梁玉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吴春雷;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2年

7 朱世陆;人类主体经济学探索[D];厦门大学;2008年

8 孙彪;李嘉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评述[D];吉林大学;2010年

9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磊;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视域下劳动价值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郭玲;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争议问题的认识与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锋华;正确理解和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D];新疆大学;2004年

4 王小龙;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若干热点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5 赵锦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6 刘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法经济学思想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月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D];渤海大学;2012年

8 李接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曹宇鹏;系统科学视角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卢旺林;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09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09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