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苏轼商业思想
本文选题:苏轼 切入点:商业思想 出处:《商业时代》2011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苏轼商业思想反映了苏轼对宋朝当时改革的态度,主要集中于《东坡易传》和各种政论文章以及诗词之中。苏轼特别注重发展生产,认为这是商业的前提,由此,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商品资本的流通,为了更好流通务必进行市场建设。可以说,苏轼商业思想的本质就是经世济民理念的自然延伸,其目的在于稳健渐进地促进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藏富于民最终富国。
[Abstract]:Su Shi's business thought reflected Su Shi's attitude towards the reform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Dongpo Yi Zhuan" and various political articles and poems. Su Shi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which was the premise of commerce. To strengthen the circulation of commodity capital through various means, market construc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circulation.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essence of Su Shi's business thought is the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idea of benefiting the people through the world. Its purpose is to steadily and graduall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rich people eventually rich.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周易〉与苏轼贬琼期间立身处世研究》(项目编号HNSK10-50)
【分类号】:F09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启清;;学报编辑部的和谐建设[J];编辑之友;2007年01期
2 孙利;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儒家管理哲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彭涛;;东方古典管理思想今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4 田洪芳;;高职德育教育方式变革的价值取向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柳少蕊;;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基于儒家“修己安人”思想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6 李浩,张舰,吴丁花;呼唤城市规划生态自觉——老子生态智慧启示[J];规划师;2004年02期
7 张健;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J];规划师;2006年04期
8 刘人怀;孙东川;;谈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9 周俊;;我国传统文化在公务员管理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9年04期
10 郭艳平;;浅析电子政务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作用[J];甘肃农业;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华启清;;学报编辑部的和谐建设[A];华东地区高校学报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华启清;;学报编辑部的和谐建设[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志峰;总结经验 分析形势 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思路 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2 韩志峰;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充分交流发展经验[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3 程应海邋张晋;林权抵押贷款全面铺开[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4 孙思磊;农信社应远离红K线[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5 孟金红;为老区农民铺就“幸福路”[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6 师青山邋田永峰 张晓伟;安阳农家“三夏”生产忙 农信送贷到田头[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7 陈锡忠邋何琼珍;对公存款增势强劲[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8 李邦全邋罗敬军 徐鹏;坚持“四个一”激活信贷营销[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9 张存娃邋崔英英;农信社发展与“三农”的关系[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10 田海林;做好案件防控用“五招”[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智丰;和合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2 姜英来;荀子的管理思想[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3 叶建宏;东方管理以德为先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余焕新;中国传统行为管理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同燕;企业活力理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蔡建群;管理者—员工心理契约对员工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唐承秀;图书馆内部管理沟通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柳青;老子领导思想探析[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10年
2 黄强;江西省天然气有限公司激励机制设计与实施[D];南昌大学;2010年
3 曾建军;韩非管理哲学及现代价值[D];天津大学;2010年
4 邓家萍;S管理观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林嘉雯;基于公共服务职责的行政文明建设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6 谷艳敏;WL公司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王鹏程;太原市住房价格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朝勇;荀子管理思想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曹广志;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在“三株”集团和“巨能”公司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余森华;《荀子》的管理哲学特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真沁;;苏轼与“东坡提梁壶”[J];茶.健康天地;2010年02期
2 张海英;;明清商业思想发展及其转型困境[J];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3 邱名广;;五公祠散记[J];椰城;2010年03期
4 王楠楠;;“以诗为词”理论的再分析——“以诗为词”是否损害了词体的本性[J];魅力中国;2010年01期
5 王桂芬;;一年四季紫砂情[J];江苏陶瓷;2010年01期
6 常锋;;苏轼入世之美[J];深交所;2010年01期
7 刘Pr;;论苏轼和陶诗的意蕴[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8 金栩竹;李德义;;东西方异曲同工之妙的悼亡诗——比较苏轼的《江城子》和哈代的《离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9 李雪梅;;苏轼在岭海时期的文化人格魅力与其对岭南文化的影响[J];商业文化;2010年04期
10 张庆生;;邓丽君与苏东坡[J];商周刊;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宗许;;苏辙诗文辑佚考辨[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王友胜;;论《宋艺圃集》的文献价值与文献阙失[A];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古代文学部分)[C];2010年
3 张崇琛;;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白显鹏;;论金朝初年“贰臣”文人词——以胡汉文化的碰撞对话为视角[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范子烨;;仙风道骨与琴韵诗心——对唐琴“九霄环佩”的文化解读[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腊生;;从元曲语词的使用看《水浒》的作者与成书年代[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张崇琛;;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从古典山水诗文看祖国河湖的美[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夏继先;;从“郑伯克段于鄢”看郑庄公形象[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李乾耀;;《论语》与《儕子》中的孔子——“为学”与“为道”的两种思想[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乃宾 上海大学文学院;2010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回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翁秀美;谁为梅花千古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王子今;说“智生于忧患”[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易可可;问道蟆颐:苏洵求子[N];眉山日报;2010年
5 鑫根投资创始合伙人 曾强;我所理解的中国商人和商业思想[N];经济观察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易可可;丹棱石桥乡 苏轼曾在此留下墨宝?[N];眉山日报;2010年
7 牛蕴;十万雪花天赠银[N];金融时报;2010年
8 ;平顶山“三苏杯”诗歌大赛获奖作品名单[N];文艺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计亚男 柳霞;三苏漫话:“兴衰无不本于闺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徐怀谦;生趣盎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湘琳;欧阳修的文学世界与生命情境[D];复旦大学;2010年
3 祝伊湄;张之洞诗学及诗歌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建民;宋代《尚书》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杨宝林;刘熙载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徐美秋;纪昀评点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徐建平;黄庭坚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涛;唐宋之际“吴家样”传承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张玉璞;“三教合一”与宋代士人心态及文学呈现[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翠爱;两宋休闲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佩涵;蔡襄及其书法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唐小伟;“枯木竹石”题材的历史[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张淑乐;《李格非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媛;元明戏曲小说中的文人形象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0年
5 曹光芳;寺院题壁文学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亮;刘禹锡诗歌两宋接受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程宇静;欧阳修“文宗”形象的构建与衍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月双;中国休闲文化的哲学基础及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9 常卫红;《东坡易传》文学特色与文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忠义;邵雍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9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0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