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本文选题:实验经济学 切入点:行为经济学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实验经济学是过去三十年中经济学发展最快的分支领域之一,近年来,田野实验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学的实验化进程。可以说,经济学家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实验来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与行为。不过这一状态来之不易。实验经济学一直是在驳斥与怀疑之中成长的,直到现在,围绕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而展开的争论也还在继续。本次访谈邀请了当前国际实验经济学的领军人物丹尼尔.豪瑟(Daniel Houser)教授和在方法论上造诣颇深的罗卫东教授就实验经济学方法上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内容涉及实验经济学为什么会兴起并获得发展,实验室实验所面临的人工性、外部有效性方面的质疑,实验室实验、田野实验以及自然实验之间的关系,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两位教授还对未来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Abstract]:Experimental economics is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branches of economics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eld experiments has further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economics experimentation. Economis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experiments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economic phenomena and behaviors. But this state of affairs has not come easily. Experimental economics has grown up in refutation and scepticism, and until now, The debate over the methodology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is also continuing. The interview invited Professor Daniel Housero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leader in experimental economics, and Professor Luo Weidong, who is well versed in methodology, to do so. Some key problems in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are expounded. It deals with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the artificial nature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question of external valid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field experiments, and natural experi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and other core issues, the two professors also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L026)
【分类号】:F06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兵军,欧阳令南;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栾天虹;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3 祖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解读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2期
4 叶泽方,方齐云;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演进[J];经济学动态;2002年09期
5 温思美,姜凌;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述评[J];学术研究;2002年11期
6 孙经纬;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奠基人——Daniel Kahneman和Vernon Smith[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11期
7 何大安;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12期
8 许光建,史璐;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贡献及其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9 张颖;黄薇维;;Daniel Kahneman和Vernon L.Smith的学术贡献及评价[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本刊编辑部;缘何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无悬念[J];经济学动态;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马涛;;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刘文彬;;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对管理学研究的影响[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邹生;叶元龄;袁飞玲;周传世;;宏观经济实验室的发展及其设计与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胡东兰;刘志迎;;经济学中的实验方法[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吴鹏;;习惯、偏好与效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欧阳国华;;POWER及其比较优势规律:行为和制度产生的微观机理分析——基于量子力学的行为经济学诠释[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宪辰;章平 ;黄凯南;;资源支配权预期、学习经历与制度发生——基于南京市30个小区共享资源治理过程878个样本的经验数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雷;首届实验经济学论坛在连举行[N];大连日报;2009年
2 葛新权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经济学需要与其他经济理论相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蒋占刚;“非理性”:行为经济学的独特魅力[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田晓玲;行为经济学“助推”正确选择[N];文汇报;2009年
5 陈志武/文;希勒教授对行为经济学的探究[N];经济观察报;2003年
6 陈宇峰;回到拓疆时代的行为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7年
7 梁小民;公正出效率[N];人民日报;2003年
8 梁怡;行为经济学另辟新路会否引来经济学革命[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胡希宁 鲍永升 薛世斌;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授予心理学家?[N];学习时报;2003年
10 董志勇;非理性也可以作出完美决策![N];上海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范良聪;实验经济学兴起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朱金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哲学思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那艺;行为消费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马姗伊;经济人的行为动机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5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王淑珍;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干生;关于环境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新疆大学;2004年
2 于艳飞;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行为经济学带来的挑战[D];吉林大学;2004年
3 刘国华;行为经济学的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郎利锋;行为经济学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宝兰;超越理性假设[D];厦门大学;2006年
6 侯健;产业政策稳定性与企业理性决策相关性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刘宪;退耕还林中农户经济活动的行为经济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吴有玉;代理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李宏巍;从行为经济学看优势富集效应的发生机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罗漩;Daniel Kahneman行为经济学思想综述[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12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1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