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内涵和阶级意义
本文选题:马克思 切入点:劳动价值论 出处:《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总结了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贡献,分析了他是如何解决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矛盾和缺陷以及是怎样超越之前的社会主义者运用劳动价值论来对付资产阶级的方式和主张;其次说明了劳动价值论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而且还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最后,本文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对无产阶级解放自身的意义,指出了只有当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所发现的剩余价值理论才是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并最终达到消灭阶级的真正武器。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Marx's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It analyzes how he solve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defects of the classical economist's theory of labor value and how to surmount the former socialists to use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to deal with the bourgeoisie. Secondly, it explains that the real meaning of labor value theory lies not only in clarifying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but also in revealing the historical transitory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to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proletaria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only when Marx discovered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real weapon for the proletariat to carry out class struggle and finally to destroy the clas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0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厉以宁;美国边疆学派“安全活塞”理论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年03期
2 王璐;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3 任洲鸿;劳动产权与劳动力产权辨析——兼与张亚斌等同志商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4 许兴亚;《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的若干范畴[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5 邱海平;重新认识大生产和小生产及其重大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6 连建辉,黄文峰;对“股票期权制”本质的再认识—一种关于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价机制[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7期
7 吴宣恭;西方现代产权学派对产权关系社会性质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比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9期
8 冯玉军;略论法学研究范式的历史类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王空;正确认识企业性质——评“新公有制企业”论[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05期
10 秦美珠;论人的自由个性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读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刚;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李俊奎;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邓光君;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王越子;企业权力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程倩;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胡兵;“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本原则论纲[D];清华大学;2006年
10 王勇;法律发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表达[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清丽;知识产权评估及其变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张清涓;英国农村雇佣劳动力的发展与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兴起[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樾;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汤继伦;现阶段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权益和社会保障研析[D];吉林大学;2004年
5 王颖;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D];吉林大学;2004年
6 董传岭;晚清山东的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有祥君;公共权力占利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刘茹欣;优化产业结构与实施人力资本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永华;中美合同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冯海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枝盛;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回顾和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郑树青;学习《资本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3 鲁从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4 闫永飞;;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内涵和阶级意义[J];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5 王峰明,牛变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阈中的“服务产品”[J];学术界;2005年06期
6 崔朝栋;;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7 刘宗碧;马克思关于分配问题的理论内核和辩证立场——对劳动价值论及其分配理论的分析[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8 周建辉;;浅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服务价值思想[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刘冠军;;科技具体劳动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读[J];齐鲁学刊;2010年02期
10 赵磊;;“天生苹果”驳倒了马克思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桂斌;楚尔鸣;;加深、拓展对马克思的劳动、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推进制度创新[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吴栋;吴晓明;王力;;科学地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吴栋;吴晓明;王力;;科学地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崔朝栋;;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孙宇晖;;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钟卫国;;对劳动价值论的新阐释[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7 朱炳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戴达远;;商品生产、市场经济与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9 刘志;;新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志;;新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君;加深对劳动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3年
2 潘叔明;劳动价值论历史地位(十五)[N];福建日报;2002年
3 冯子标 焦斌龙;劳动同质性的假设是劳动价值论走不出困境的根[N];发展导报;2002年
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蔡继明教授;如何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5 ;劳动价值论研究热点综述[N];北京日报;2002年
6 高尚全(作者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结合新的实际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N];经济参考报;2001年
7 高国顺;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论指导新的实践[N];人民日报;2002年
8 笛清;《走出千年学术迷宫》创新解读劳动价值论[N];光明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杨光;再看劳动价值论[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梁正 王胜强;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发展劳动价值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三红;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3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玉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曹亚雄;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D];武汉大学;2003年
7 徐祥军;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乔均;基于马克思主义市场价值理论的品牌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辉;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动态[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徐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基础[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锦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2 李晶磊;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视域下劳动价值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格日勒图;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邓军;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伟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杜长征;马克思恩格斯第三配置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接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胡月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D];渤海大学;2012年
9 柴秀波;马克思的“劳动”与“实践”概念辨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高惠芳;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关系问题[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3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3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