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消费主义与资本的隐形统治——全球化时代的消费主义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19 09:36

  本文选题:资本 切入点:全球化 出处:《求实》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资本全球化离不开意识形态工具开辟道路,而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主导生活方式的消费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资本在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当代实践中最隐蔽、最强有力的文化统治工具。全球化时代,消费主义在经济上推动实现资本增值,在政治上为资本消弭反对派,在文化上为民众提供心理抚慰和精神麻醉。基于消费主义的资本性质,我们必须警惕它、研究它、应对它。
[Abstract]:Capital globalization cannot do without ideological tools to open the way, and consumerism, as the core value and leading way of life in western capitalist society,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t has become the most hidden and powerful tool of cultural domin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e of maximizing its own interest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consumerism has promoted the economic realization of capital appreciation and politically eliminated the opposition for capital. Based on the capital nature of consumerism, we must be alert to it, study it, and deal with it.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野下的科学消费观构建研究”(11JD020)
【分类号】: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3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4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徐德信;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政治概念的一个经济分析框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叶美芳;;意识形态、合理性与未来发展前景——哈贝马斯的科技观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王会华;;论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荆筱槐;陈凡;;技术不确定性的价值观规约——一种技术价值观的功能剖析[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凡;;技术图景中人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李权时;吴俊杰;;后现代技术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程启智;向宏桥;;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与发展路径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谈新敏;宋保林;;论技术创新人文化的价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推进要素市场化[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长江;;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魏黎;沈红;;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理性重构——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关付新;;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彬;短缺与治理:对中国水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秋云;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6 吴妍妍;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7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8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浅论文学艺术的真实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纪昀;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中国[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4 段滔;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蒋斌;中国北洋时期工商股份制企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王世辅;开放条件下的知识扩散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8 左永兰;产权激励——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9 谢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10 闫志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卿;;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所有权特点[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2 郑伟;赵倩;;论《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概念体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3 徐士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有关资本名称的梳理[J];当代经济;2011年13期

4 苏志宏;山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中国的发展——新形势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5 冯肃伟;;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J];上海建设论苑;1995年05期

6 史界;尹素琴;;《资本论》中的利益理论及当代意义[J];生产力研究;2011年07期

7 关柏春;;论理论经济学的危机与革命——劳动商品性质问题讨论集总序[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9期

8 聂文军;;约翰·罗默“一般剥削理论”的伦理意蕴[J];哲学动态;2011年05期

9 王园园;苏小明;;马克思早期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赵渊杰;王杨;;“异化劳动”之我见——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学习总结[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家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是否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荣兆梓;;两种经济制度的共性、个性、历时性与共时性[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崔长林;;论“后资本主义”的准经济社会制度——“规划经济”为何就是“后资本主义”的准经济制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程恩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怎样利用股份制[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5 卫兴华;;五十年来我国重要经济理论发展的回顾与评析[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6 杭州市劳动保障学会课题组;;浅谈劳动价值理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7 王晓升;;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和物化——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思想的批评[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仰海峰;;弹性生产与资本的全球空间规划[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9 户晓坤;;对当代消费文化的批判性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洪远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述评[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靖X;全球化时代无赖经济的泛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秉欣;资本的一般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积极意义[N];贵州日报;2007年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卢周来;理想的社会[N];中国经营报;2008年

4 赵学军;中日学者共同讨论收入分配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许知远;历史中的全球化[N];计算机世界;2003年

6 张毅攀 整理;以资本的力量推动文明进程[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朱柏铭;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吴素华;地缘政治与投资风险[N];国际商报;2005年

9 吉林 关柏春;“非劳收入”到底是什么收入[N];北京日报;2008年

10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丁堡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吴易风 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教授 周肇光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薰华;西方经济学取代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梁山;赖特的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新变化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2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强;论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D];南开大学;2009年

4 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一妍;《资本论》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陈宝;资本·现代性·人[D];复旦大学;2007年

7 孙世强;经济人人性演化、跃进与制度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8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9 隋成竹;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思想与当代现实[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10 王海文;服务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相钦;在“铁律”的视线之外?[D];河北大学;2005年

2 李金鹏;马克思与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之比较[D];河北大学;2005年

3 王小明;沃勒斯坦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陈少娟;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其方法论功能[D];广州大学;2007年

5 李真;消费主义批判[D];复旦大学;2008年

6 戴维;消费主义题域中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蒋春燕;马克思商品货币关系批判理论及其启迪[D];兰州大学;2007年

8 李长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丹;从劳动异化到消费异化[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桂云;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认识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3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33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7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