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基于人的本质属性视角的消费安全建设

发布时间:2018-03-22 12:08

  本文选题:人的本质属性 切入点:消费安全 出处:《消费经济》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具有生产、消费、文化、生态的本质属性,这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中,必须满足居民的这几个方面的本质需求,提供好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保障居民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保障居民在这些产品消费中的安全。这是对人的生命尊严的必须尊重,这也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Abstract]:Human beings have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production, consumption, culture and ecology. This requires us to meet the essential needs of the residents in these aspects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o provide good material products, cultural products and ecological products. It is necessary to respect the dignity of human life,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realizing harmony and symbiosis among people, people and society, and man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晓春;李胜;;建设“两型社会” 实现人的本质[J];理论导报;2008年02期

2 王启云;;保障消费安全需要农业安全[J];消费经济;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湖南大学 陈晓春 谭娟 陈文婕;[N];光明日报;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立国;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建丽,胡小云,吴国昌,刘慧云;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标准与法规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05期

2 施用海,邵宏华;应对新贸易壁垒[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3 胥美娣;;重新认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经济;1989年04期

4 胥美娣;重新认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经济;2001年09期

5 尹世杰;不断提高消费质量,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消费经济;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超展;沈学君;;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关系浅议——兼论循环经济中的“和谐”因素[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2 ;专项整顿力度不断加大 长效监管机制继续完善 全国工商系统全力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J];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12期

3 邱冬梅;王月;刘静;杨正利;;完善机构 加强监管 保障猪肉消费安全[J];畜禽业;2011年07期

4 ;儿童消费认准“QS”和“3C”标识[J];乡村科技;2010年07期

5 陈晓春;任腾;;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的多中心协同治理——以奇虎360与腾讯公司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王东峰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强调 积极构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J];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12期

7 于成龙;;宁夏工商消费教育引导暨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工作专题[J];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12期

8 佚名;;我国启动“瘦肉精”整治行动[J];江西饲料;2011年03期

9 仁葆;;农业部启专项整治行动严防不合格农产品上市[J];农业知识;2011年20期

10 ;八部门集中整治“瘦肉精”[J];畜禽业;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军;;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基于三项内容的考察[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2 徐祖荣;;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逻辑: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袁新民;董水生;;基于辩证法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协同治理研究[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玉明;刘湘云;;构建地方政府环境协同治理机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5 徐祖荣;;协同治理:公共产品供体多元化的逻辑必然——基于民营医疗机构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南京市商业贸易局课题组;文新宁;;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三绿工程”——三绿工程建设与保障公共副食品消费安全[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何水;;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与中国关怀——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华锋;;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辩[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9 顾昱;陈松;;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协同治理机制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建;期待城市空间文化的和谐共生[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缪青;公民文化视野下的消费安全问题[N];学习时报;2008年

3 柴巧惠;文峰工商强化检测确保食品消费安全[N];定西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贾君;为了3200万重庆市民的消费安全[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5 记者 何宝庆;确保“两节”消费安全和市场供应[N];江西日报;2008年

6 李晚成 龚涛;南昌市严保节日消费安全[N];江西日报;2009年

7 彭为红 上官晓敏 记者胡毅;湖北工商为农村消费安全保驾护航[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8 缪青;消费安全:公民参与和公民教育不可少[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记者 杨凌 实习生 张婷婷;省消协多项举措确保消费安全[N];河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科岩;我市加强农药残留监测保证蔬菜消费安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光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建平;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机制及其支撑平台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刘天华;差异共存[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龙藜;文化视野中的藏区小学与社区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李晓娣;基于博弈分析的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崔鲁祥;中国职业体育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协同治理—职业篮球、足球实证[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邓集甜;企业责任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丽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孙文华;加入WTO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庄军;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英华;家族企业: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治理[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艳锋;走向生态住宅[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青志敏;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科;湖北社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共生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方X;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模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奕;原生态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D];江南大学;2007年

10 李章晓;城市圈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8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48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