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社会资本、集体行动与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08 01:10

  本文选题:可持续发展 + 社会资本 ; 参考:《理论学刊》2013年04期


【摘要】:经济资本、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三个资本概念。三种资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社会资本是社会可持续的表现,它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又对经济的可持续和环境的可持续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是通过集体行动这个中间机制获得的。集体行动的有效生成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社会资本影响并促成了集体行动的有效生成。
[Abstract]:Economic capital, environment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are three capital concepts that are often used in the stud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 is a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kinds of capital. Social capital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sustainability, which is not only the cont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also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This impetus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intermediate mechanism of collective action. The effective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action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social capital influences and promotes the effective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a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06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长杰,傅小锋,马晓微,魏一鸣;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2 许晓明;环境领域中公众参与行为的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3 田大庆,王奇,叶文虎;三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与行为准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4 刘学敏;从“庇古税”到“科思定理”:经济学进步了多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晔立;;甘肃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0期

2 何祥亮;周晓铁;孙世群;陈伟兰;;安徽省可持续性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3 杨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4 陶芳杰;;环境侵权经济分析之局限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5 张阳;龙从霞;;基于PREEST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6 李守伟;李霞;;绿色制造的困境与政府监督机制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1期

7 陈林生;;营销场域:市场运作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8 汤宏波;;高学历“追逐症”与失业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基于斯宾塞劳动力市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9 李瑞娥;张慧芳;脱文娟;;和谐增长与制度和谐——一个基于“四个环节”的视域[J];当代财经;2007年12期

10 朱富强;;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内容及其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对日益狭隘化的现代主流经济学之反思[J];当代财经;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首彬;李娜;龚威;;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天津市人口与环境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刘晓红;;论公众集体节能的行动逻辑[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3 李浩;吴传清;;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张掖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刘灵辉;陈银蓉;;校园绿地保护制度设计——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刘灵辉;陈银蓉;;校园绿地保护制度设计——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王卫;张波;;河北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绩效评价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杨;毛超;赖笑;;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基于重庆市1999-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8 杨莲;杨平;;贵州省人口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梅;农户可持续农业生产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林永居;造纸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吕凯;外部因素对企业环保行为的影响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苏娜;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黄先可;我国创业资本系统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邓海骏;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探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青;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明瑞;基于生态评价的区域生态规划发展等级评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文姬;云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健;河北省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5 吴修芳;社会博弈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公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阴丹;西安市公众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宋峰;西安市公众环境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孔康妮;我国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瑾;浙江“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与发展目标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秀梅;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长杰,魏一鸣,范英,傅小峰;基于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优化研究[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2 王道平,梁爱华,李树丞;区域PREE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3 曹利军,王华东;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4 魏一鸣,范英,蔡宪唐,曾嵘,傅小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集成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8期

5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S1期

6 吴跃明,郎东锋,张子珩,张翼;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02期

7 叶文虎,陈国谦;三种生产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02期

8 赵玉川,胡富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结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04期

9 刘求实,沈红;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04期

10 叶文虎,毛峰;三阶段论:人类社会演化规律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锐;韩文秀;;环境-经济系统协调模型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锋;;社会资本的合作博弈机制分析:一种新解释范式的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徐建牛;孙沛东;;行业协会:集群企业集体行动的组织基础——基于对温州烟具协会的案例分析[J];浙江学刊;2009年01期

3 石碧涛;张捷;;我国行业协会的精英治理问题研究——基于粤浙两地的经验数据[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3期

4 王玉芳;景淑华;宫力平;;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的培育[J];中国林业经济;2007年02期

5 李玉文;徐中民;;社会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6 胡国恒;广义资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机制[J];统计与决策;2004年06期

7 吴军民;;行业协会的组织运作:一种社会资本分析视角——以广东南海专业镇行业协会为例[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8 丁四保;;制度建设着力可持续发展[J];w,

本文编号:1859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59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