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8-05-08 02:25

  本文选题:劳动价值论 + 知识经济 ; 参考:《前沿》2005年02期


【摘要】: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存在脱节。本文在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同时,着重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labor value is out of touch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This paper, while analyzing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emphasiz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background.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0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凤玲;浅谈心理定价策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林升铿;论欧洲理财格局的整合──从欧元南进与北约东扩谈起[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王卫东,孙贵珍,齐丽英;《合同法》相关规定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4 谷书堂,,刘占军;经济发展研究与经济学在中国之发展[J];经济评论;1996年01期

5 石玉凤,王尚志;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规模及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模型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7期

6 石玉凤,李建国;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的经济学原理及内部结构数学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8期

7 许彬,罗卫东;论政治经济学学科的改革与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8 徐智环;知识劳动、知识劳动价值与劳动价值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邱海平;关于新一轮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兼谈如何科学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10 易培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东黎;;若干重要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易培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认识[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秀梅;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鹏侠;劳动价值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立清;中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刘玉龙;最优课税问题研究——劳动价值论的观点[D];厦门大学;2002年

6 向东;中国媒体产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2年

7 卓武扬;IT产品价格论[D];四川大学;2004年

8 刘益;公有制市场经济内生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郭清马;开放经济下货币危机的形成、演进与防控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朱莉;国际私法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宣羽;工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2 杜金沛;国企预算约束与企业产权制度创新[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继郾;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董延安;企业网络域名价值评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王春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政府执行力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宋香庆;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广宝;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模式及其风险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8 姚曦亮;新闻传播政策政治职能的政策效应及其优化[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徐欢;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航空航天上市公司资本运营评价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虎林;关于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再认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大镛;生产自动化与劳动价值论[J];世界经济;1983年03期

2 ;劳动价值论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剥削的强大思想武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3 金道常 ,顾榴珍;生产自动化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浙江学刊;1983年01期

4 吕福新;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及其在当今作用的特点[J];世界经济研究;1983年02期

5 陈友龙;徐宽;;机器人与劳动价值论[J];教学与研究;1983年01期

6 荣其因;;关于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政治经济学教学札记[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7 薛进军;“知识价值论”能否定劳动价值论吗?[J];人文杂志;1985年02期

8 周文夫;劳动价值论是探寻剩余价值理论的钥匙——读《资本论》札记[J];领导之友;1985年03期

9 陈振羽;如何理解马克思对斯密价值论的评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10 柳华明;;科技知识的价值与劳动价值论[J];唐都学刊;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国有企业改革应进一步解放思想[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海平;;社会生产力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创新[A];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C];2001年

3 王西庆;;略论江泽民“七一”讲话中的三个理论创新[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4 张寿正;杨国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5 陈乃圣;陈燕;;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创新的思考[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庆功;丁子信;;对劳动价值论几个问题的思考(提纲)[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宋士锋;;坚持科学理论,反对错误倾向——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吉清;刘明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史天经;;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几个认识问题[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闫希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原归正与现实拓展[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鳌;企业制度的两个效率原则[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杨承训;用“第一生产力”深化劳动价值论[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狄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N];文汇报;2000年

4 卫兴华;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N];北京日报;2001年

5 记者 杨光;再看劳动价值论[N];中国财经报;2001年

6 黄绍臻 蔡永贵 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上杭县委组织部;正确把握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新方向[N];福建日报;2001年

7 赵锦辉;劳动价值论新特点[N];发展导报;2001年

8 楚风;倡导“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N];光明日报;2001年

9 周培清 陆惠林;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N];光明日报;2001年

10 程恩富(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深化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立;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梁玉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刘玉龙;最优课税问题研究——劳动价值论的观点[D];厦门大学;2002年

4 王万山;软件产品价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刘东升;论服务产品市场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决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田明华;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8 郑文范;科技进步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D];东北大学;2001年

9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志伟;论公有制企业的性质、权利体系、目的及其实现形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斌星;论精神产品的价值[D];西北大学;2002年

2 赵锦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3 李石新;关于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远富;效率、交易费用与劳动价值论[D];宁夏大学;2003年

5 曾世宏;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劳动价值论及其发展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3年

6 李志荣;价值论与资产计价理论关系及其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7 王丽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论争[D];河南大学;2004年

8 罗雪中;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爽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静;当代劳动的新形式与新特点及劳动价值论的创新[D];内蒙古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59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59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a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