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价值的多元不可比性及其字典式偏好研究
本文选题:环境价值 + 一元价值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3期
【摘要】:绝大多数环境物品属于非市场资源,没有市场价格,因此市场体制低估甚至忽视了环境的价值,这是产生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刻根源。在环境经济学中被广泛采用的显示偏好或明示偏好等非市场价值导出方法尽管可以估计环境的经济价值,但这些方法仍以新古典经济学的一元价值论为基础,忽视了环境物品的价值多元性和不可估价性。近年来在环境伦理领域兴起的字典式偏好可以较好地描述环境多元价值,反映环境物品具有伦理属性、公共属性和政治属性。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福利最大化和利益补偿原则而言,商议是一种可以发现和容纳环境多元价值的机制,也是现代市民社会解决环境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
[Abstract]:Most of the environmental goods belong to non-market resources and there is no market price, so the market system underestimates or even ignores the value of the environment, which is the profound sourc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lthough non-market value derivation methods, such as display preference or explicit preference, are wide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lthough they can estimate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environment, these methods are still based on the unitary axiology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The value of environmental goods is diversified and not valuable. The dictionary-style preference developed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in recent years can better describe the multi-valu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flect the ethical, public and political attributes of environmental goods. Compared with the principles of welfare maximization and benefit compensation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negotiation is a mechanism that can discover and accommodate the multiple valu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solve environmental disputes in modern civil societ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两次CVM的环境资源存在价值、不可估价性与字典式偏好的变化与福利影响研究(编号:7097304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基于明示偏好法的非市场资源估价及其心理属性转化机理研究”(编号:08JC790042)
【分类号】:X196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慧;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林;徐瑞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环境价值分析[J];生态经济;2011年08期
2 黄梅生;易斐;;有关环境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J];江西化工;2011年02期
3 ;英自然环境价值每年达数10亿英镑[J];科技传播;2011年12期
4 祝元志;;余谋昌:经济发展需要生态学思维——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环境伦理学创建人余谋昌教授[J];节能与环保;2011年08期
5 周建国;李斌;梁怀涛;赵毅;;索洛方程在环境污染损失评估领域的应用[J];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6 邰京伟;;基于监测的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体系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7 刘霞;;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的优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太顺;赵建军;;工程的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刘年丰;宋宗泽;刘宝珠;罗巍;唐汉春;;湖泊资源环境价值量化方法及可持续利用判据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朱清;;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李强;;产权视角下的政府环境治理[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5 丘国堂;;对我国环保设施和环保产业市场化问题的探讨[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鄢斌;;森林资源环境产权补偿机制研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7 陈敏;;论草原资源保护与工业的和谐发展[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8 贾县民;;煤炭开采的环境影响及量化模型[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9 马进荣;;水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尹建中;李望;;循环型经济社会模式与废弃物资源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如何正确核算环境价值[N];民营经济报;2009年
2 中国环境报记者 屈遐;佛山提升城市环境价值[N];中国环境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梅青;“环境价值核算”难题亟待攻克[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4 北京理工大学 孙美堂;文化视野中的环境价值[N];科技日报;2002年
5 汪晓东;让环境价值“有形化”[N];江苏经济报;2007年
6 铁铮;北京森林资源价值2000多亿元[N];科技日报;2000年
7 李锦秀 徐嵩龄 廖文根;水环境价值如何量化[N];中国建设报;2003年
8 记者 唐开文 通讯员 刘丽莉;北京森林身价超过2000亿[N];北京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郭欣荣;重塑锦绣山河[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10 江厚;怎样评估莲花湖湿地的环境价值[N];铁岭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谭亚荣;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吴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冯俊;环境资源价值核算与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驰;基于环境影响的物流成本构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灵梅;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里;环境法律责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韩贵锋;环境价值评估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D];西北大学;2001年
3 苏万军;环境价值在公路建设方案比选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张学京;论破坏自然环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D];福州大学;2006年
5 石波;基于CVM的公路工程环境价值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陈若缇;水坝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资源价值损失核算[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杨帆;矿区外排土场生态修复及其环境价值评价[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朱清桃;马克思的环境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邢高群;多元环境价值及其对我国环境政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吴丹;环境价值核算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20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20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