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资本作用机理的研究
本文选题:技术创新 + 创新资本与技术经济特征关系 ; 参考:《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创新资本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机理和特异性。提出:由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体系的技术经济特征与发达国家具有显著差异,在其技术创新活动中创新资本的作用与效应也不同于发达国家。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对理论分析的结论给予了支持:在中国,RD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约4倍于风险投资的相应作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呈现出背离趋势。因此,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产业结构体系而言,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并非最优,需要匹配以适宜形式的RD投资才能够取得更优的技术创新产出效率。
[Abstract]: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explains the function mechanism and specificity of innovation capital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since the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yst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role and effect of innovative capital in thei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es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support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China, R D investment can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about four times as much as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 of venture capital. The situ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showed a trend of departure. Therefore,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venture capital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not optimal for the curr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system in China. It needs to match the R D investment in appropriate form to achieve bett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utput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A0902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研究项目(07JA79006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6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寿波;;生产要素六元理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2 吕炜;论风险投资机制的技术创新原理[J];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斌;徐寿波;;生产要素层次理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4期
2 邓锁;;制度学习与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陈道江,周红;演化经济理论的渊源与发展[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4 冯天学;田金信;张庆普;;个体知识的管理过程与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5 嵇国平;孟鹰;;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回顾及研究趋势[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6 汪立鑫;主要制度分析框架的比较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7 曾云敏;;基于小生境思想的技术范式变迁理论和创新政策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3期
8 何刚,陈文静,叶阿忠;熵理论与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9 汪浩瀚;;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不同视角与本质[J];财经研究;2005年10期
10 靳涛;从交易成本的争议到契约理论的深化——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发展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凯南;;西方演化选择理论新进展[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凯南;;现代企业演化理论:方法论、核心概念及其解释逻辑[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德武;马永强;;决策能力、风险偏好与风险资本[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周清杰;;企业家精神、沟通成本与企业演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张衔;庄志晖;;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批评:一个理论述评[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宋胜洲;;基于知识的演化经济学——对基于理性的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程昭力;徐艳梅;;老字号企业的组织惯例分析——以张一元公司为例[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张蕊;网络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3 王宏峰;高技术产业融资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苏同华;银行危机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林瑞基;组织人口生态理论及其相关管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周莉珠;后发优势与企业发展[D];复旦大学;2003年
8 宋亦平;分工、协作和企业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9 吴光飙;企业发展分析:一种以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观点[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李纪武;环保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宇峰;转轨经济中的中国竞争性产业发展与战略演进研究——以中国家电产业发展为例[D];浙江大学;2002年
2 靳磊;我国创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刘辰宇;由技术创新引发的技术替代及企业技术战略选择浅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刘振;技术创新自组织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03年
5 尹颖汤;数字鸿沟与经济发展[D];汕头大学;2003年
6 吴文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中结构效应和要素作用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蓓;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邵晴;民间资本和高科技风险投资结合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9 何正全;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朱微亮;基于知识积累的企业成长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泊;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经济政策支撑[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38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3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