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经验研究中界定利润率——基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分析
本文选题:利润率 + 马克思 ; 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现代马克思主义文献对利润率的经验度量存在不同的进路或方法,这些不同进路之间往往存在争论。对这些争论进行梳理后发现,在经验研究中,利润率定义的差异可以概括为四个维度:(1)应该衡量价值利润率还是价格利润率;(2)在度量资本存量时,应该采用历史成本还是采用当前成本;(3)是否应该区分以及如何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4)是否应该与资本家的主观意识形式相对应。基于上述认识,对利润率的经验定义提出以下主张:赞成以价格范畴定义利润率,赞成以当前成本度量资本存量,赞成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主张将非生产性支出纳入利润率公式的分母。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approaches or methods to the empirical measurement of profit margin in modern Marxist literature. After combing these arguments, it is found that in empirical research, the difference in the definition of profit margin can be summed up as four dimensions: 1) whether to measure the profit margin of value or price. Whether the historical cost should be adopted or the current cost should be used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and how to distinguish the productive and unproductive labor should be corresponding to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form of the capitalists.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the empirical definition of profit margin is proposed as follows: in favour of defining profit margin by price category, in favour of measuring capital stock at current cost, and in favour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roductive and unproductive labour, Claims to include non-productive expenditure into the denominator of the profit margin formula.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资本论》与当代问题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分类号】:F014.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瓦尔·谢克;;21世纪的第一次大萧条[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仁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前提[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2 王璐;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3 丁堡骏;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辩护──对晏智杰教授质疑的质疑[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4 沈民鸣;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杨继国;马克思经济学“辩证均衡”理论体系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6 杨健生;;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7 彭必源;;马克思的各部门剩余价值率相等假定与国外学者的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8 王璐;;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9 任力;;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理论的贡献[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10 张忠胜;;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价格理论辩护——对唐思文教授质疑的质疑[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基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新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2 李灵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比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3 薛宇峰;;“置盐定理”批判[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4 赵春清;历史与人的解放[D];复旦大学;2011年
5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慧琴;经济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胡林辉;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罗松江;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金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晶晶;从马克思社会三形态理论看科学发展观[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2 尚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3 卢刚;贫富差距探源[D];苏州大学;2011年
4 郭忠华;克劳斯·奥菲关于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理论[D];厦门大学;2001年
5 高博;浅析西欧企业购并(M&A)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王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宝国;《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D];华侨大学;2005年
8 郝相钦;在“铁律”的视线之外?[D];河北大学;2005年
9 李劲竹;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杨荣号;历史在见证[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铁通;;对马克思生产性劳动理论的新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3年06期
2 徐幼岭;张惠明;;商业售货员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3 朱晓俊;教育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与魏彩霞、屈炳祥同志商榷[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姚伟;刘艳丽;;资本论中生产性劳动的界定[J];甘肃农业;2006年09期
5 M.B.索洛德科夫;胡一峰;;非生产领域工作者劳动的性质[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07期
6 王启荣;;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几个妽媂问题[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2期
7 李兆雄;哈里·迈尔;;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相互关系[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1期
8 唐任伍,吴文清;论生产性劳动[J];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9 林碧芳;论商业职工劳动的性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1年06期
10 凤元杰;图书馆劳动性质之我见[J];浙江经专学报;199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义平;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和变革[N];西安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1969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6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