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本质——基于构建基础与引入根由视角

发布时间:2018-06-02 17:56

  本文选题:新自由主义 + 新政治经济学 ; 参考:《学术交流》2011年10期


【摘要】:在新政治经济学视阈下,新制度经济学之意识形态理论构建在其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之上。新制度经济学引入意识形态是出于一种自洽性的需要。代表国际垄断资本利益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谋求利益。新制度经济学充当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当代中国代表。作为一个本来在西方影响力有限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制度经济学却在社会主义中国受到热捧,充当了垄断资本利益的代言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认识极有必要。对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全面认识需要新自由主义视野。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新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隐含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过程之中。新制度经济学之意识形态理论构建与引入的过程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示的过程。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political economy, the ideological theory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based on its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property right theory and state theory.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troduces ideology out of the need of self-consistency. The neoliberal trend of thought representing the interests of international monopoly capital seeks interes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ct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neoliberal trend of thought. As a neoliberal trend of thought with limited influence in the West,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popular in socialist China and acts as the spokesman of monopoly capital interests.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ical theory as a component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requires a neoliberal visio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a neoliberal trend of thought. The value concept of neoliberalism is implied in the process of new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nd introducing ideology theory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essentially 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ideology display.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09AZZ00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应对研究——基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11YJC710056) 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F091.3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建君;;制度假设、分析工具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2 道格拉斯·诺斯,路平 ,何玮;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5期

3 刘骥;;找到微观基础——公共选择理论的中国困境[J];开放时代;2009年01期

4 王磊,刘刚;现代企业理论的再认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侯作前;周鲁耀;王伟;;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分析——兼论地方的经济调控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6 韦伟,周耀东;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和合约安排[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7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杨善发;;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渊源、流变与当代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郭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模式的立法选择——以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交叉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满洪;;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来自浙江省的调查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吴锦宇;张志鹏;;试论契约治理机制的应用——以宗教信仰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曲振涛;肖芳;周方召;;公司法契约路径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赵海怡;钱锦宇;黄少安;;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法律制度选择——民商法不容忽视[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徐志华;茅丽华;;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唐清利;;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领域的司法选择[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骏;论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s,

本文编号:1969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69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6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