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现代性的消费幻象及其发展伦理制约——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一种建设性批判

发布时间:2018-06-02 19:57

  本文选题:现代性 + 消费社会 ; 参考:《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鲍德里亚以消费幻象指认现代性的问题,质疑生产叙事的合法性,为人们全面把握当代社会特点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但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在事实判断、理论方法、问题分析及其所内涵的解决方案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对现代性物质基础及文明本身的理解有失片面,在本质上是一种倒退论意义上的文明观、否认论意义上的生产叙事、突变论意义上的社会变革论。全面认识现代性及消费社会的成就与问题,从知识、制度、行动等诸多方面系统应对发展问题,从具体历史条件出发推动发展方式的深层转换,是建构更具伦理内涵的发展社会的重要选择。
[Abstract]:Baudrillard identified the problem of modernity with the illusion of consumption and questioned the legitimacy of production narration, which provided an important clue for people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Baudrillard's consumer society theory in fact judgment, theory method, problem analysis and the solution of its connotation, and it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modernity and civilization itself is not one-sided. In essence, it is a kind of civilization view in the sense of retrogression, production narrative in denial theory and social change theory in catastrophe theory. 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modernity and consumer society,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systematically from the aspects of knowledge, system, action and so on, and promote the deep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It is an important choice to construct a more ethical development society.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发展伦理学的范式转换与‘和谐世界’的历史构建”(项目号:07AZX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1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宋霞;国外学者对科技和高科技问题的研究——由内在论向外在论的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7 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8 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赵勇;追求沉思还是体验快感:流行音乐再思考——试析阿多诺的流行音乐批判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鲍展斌;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梁景和;;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8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隽;现代旅游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D];浙江大学;2002年

2 范小玫;消费主义及其对美国当代社会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3 秦海英;论中国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错位现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5 金烨;北京朝鲜族的个体企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郭继艳;川滇地区石棺葬的区域类型[D];四川大学;2002年

7 葛林;浅析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韦映;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郑媛;试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胡燕妮;审美世俗化[D];暨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道格拉斯·凯尔纳;樊柯;;消费社会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让·波德里亚[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李倩;;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观看当代消费行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万希平;;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现代性反思[J];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4 孟庆艳;;“鲍德里亚与消费社会”全国哲学研讨会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吴江;;消费者社会的幽灵——阿伦特论消费社会[J];学理论;2010年29期

6 王茜;;试论列斐伏尔“消费社会”理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7 郑也夫;;消费:解释、批判与辩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8 郑红娥;;消费社会:人类千禧王国的到来还是新一轮困厄的开始[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9 仇睿;亚非;;消费社会实质之剖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朱麟飞;;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J];商场现代化;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李琳;杰姆逊的“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性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早报评论版主编 陈季冰;什么是现代化?[N];东方早报;2005年

3 马宏伟;建设消费社会[N];人民日报;2011年

4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张敦福;消费社会与社会治理的新课题[N];文汇报;2011年

5 仰海峰;消费社会与资本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姜奇平;回到消费本身:信息化经济发展的新主题[N];消费日报;2006年

7 吴玉军;走出自我认同困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韩震;关于消费活动精神性转向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9 杨桂清;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在沪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张毅攀 整理;以资本的力量推动文明进程[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爱丰;消费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4 陈宝;资本·现代性·人[D];复旦大学;2007年

5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亚南;中国语境下的消费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齐亚红;消费正义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兴桥;消费异化与消费伦理[D];吉林大学;2004年

9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婷;消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杨慧娟;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评析[D];河南大学;2008年

3 白春民;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雪;当代消费主义文化批判[D];燕山大学;2010年

5 刘琳;论消费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余庆;浅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桂艳;消费社会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斌;消费社会及其超越[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郭,

本文编号:1969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69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6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