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管制放松与产权管制放松的范式比较:一个理论述评
本文选题:产业管制 + 产权管制 ; 参考:《学习与实践》2013年04期
【摘要】:在管制放松研究中,产业管制放松理论与产权管制放松理论这两个研究范式占据着主流地位,管制经济学的"革命"和流派的创立实际上只是在这两个范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传统的产业管制放松范式把价格和产出作为研究对象,但没有涉及其中的制度因素,因此在最优化目标函数的时候忽略了真实世界中的交易费用约束;相反,产权管制放松范式却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有限理性与正交易费用的前提条件,因而更加关注真实世界中管制放松的制度逻辑,认为管制放松的真正对象是产权。对于身处制度转轨过程中的国家而言,忽视制度因素的传统范式,对其中的产权结构与管制制度的起源和变迁便显得解释乏力,而产权管制放松范式反而因此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deregulation, the two research paradigms, such as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ontrol relax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 control relaxation, occupy the mainstream position. The "revolution" in the control economic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hools are actually expanded and extended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paradigms.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industrial regulation relaxes the price and outpu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However, there are no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volved, so the transaction cost constraints in the real world are ignored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n the contrary, the relaxation paradigm of property rights control is based on the limited rationality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positive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refore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deregulation in the real world. The real object of the deregulation is property rights. For the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neglecting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appears to be weak to explain the origin and change of the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and the regulation system, and the relaxation paradigm of property rights control becomes mor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转型理论与创新逻辑”(IRT1062) 广东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广东省林权制度创新研究”(10ZGXM6300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交易费用生成、权利管制放松与农地制度变革研究”(12CJY05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交易费用范式、权利管制放松与广东农地流转--博弈模型与实证分析”(S2012040007386)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交易费用范式下农地产权管制变迁研究:以广东为例”(2012WYXM_0011) 农业经济管理“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三期优秀青年项目“交易费用范式下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研究”(2011211QN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一鸣;罗必良;;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修正[J];当代财经;2012年03期
2 何一鸣;罗必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验证据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何一鸣;罗必良;;产权管制放松与中国经济转轨绩效[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9期
4 何一鸣;罗必良;;农地流转、交易费用与产权管制:理论范式与博弈分析[J];农村经济;2012年01期
5 罗必良;何一鸣;;产权管制放松的理论范式与政府行为:广东例证[J];改革;2008年07期
6 何一鸣;罗必良;;中国农地制度改革阐释:以所有权、产权为肯綮[J];改革;2011年05期
7 何一鸣;;产权管制放松与制度绩效变迁——来自广东经济非均衡转轨的证据[J];产经评论;2010年02期
8 何一鸣;罗必良;;产权管制、制度行为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经济体制转轨的证据(1958~2005年)[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10期
9 何一鸣;罗必良;;政府监督博弈、企业协约权利管制与农民工雇佣权益保护——以《劳动合同法》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10 何一鸣;罗必良;;产权管制范式[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江波;李效允;;租值消散理论与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新趋向[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2 何一鸣;罗必良;;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修正[J];当代财经;2012年03期
3 何一鸣;罗必良;;现代制度经济分析方法论:困惑、批判与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4 何一鸣;罗必良;;赋权清晰、执法博弈与农地流转——基于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范式[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5 高岚;张自强;;产权管制、要素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何一鸣;罗必良;;交易费用经济学方法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何一鸣;罗必良;;分税制、政府博弈与制度创新——一个佃农理论的分析框架[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8 袁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政策与法律三维视角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9 林小明;;新佃农理论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5期
10 孟召将;;交易费用决定了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区域比较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一鸣;罗必良;;中国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制度效应:假说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纪国涛;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徐美银;基于农民认知视角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韩江波;农地商业化配置租值消散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淑慧;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2 孙仁帅;基于乡村社会转型的农地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余璇;高速公路业主方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设计及运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胡剑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大才;;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与价格研究——农地流转价格的决定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9期
2 王一兵;张东辉;;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01期
3 何一鸣;罗必良;;从经济人范式到制度人假说的演进:一个理论述评[J];当代财经;2011年04期
4 邵景安;魏朝富;谢德体;;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流转的农户解释:对重庆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5 张东辉;王杰;;劳动制度变迁与收入阶层分配效应——新劳动法七省面板数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6 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7 何一鸣;罗必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验证据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何一鸣;罗必良;;交易费用经济学方法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9 钱忠好;;外部利润、效率损失与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创新[J];江海学刊;2007年01期
10 何一鸣;罗必良;;产权管制放松与中国经济转轨绩效[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军;;论交易费用的本源——基于优势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8期
2 王华;;30年来涉台经济研究的研究范式与方法演进——基于历年《台湾研究集刊》所发表论文的分类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03期
3 陈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与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年10期
4 卜海;;宏观经济研究范式及其运用误区的评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5 王建红;;对民族经济学研究“冷”与“热”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6 李双金;;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7 朱文莉;世纪之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J];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01期
8 梁正;演化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新思考——来自现代生物学的隐喻[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9 靳涛;;经济学两种研究范式的碰撞与演革——再论经济学的“工具理性”与“演化视角”的矛盾统一[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3期
10 马云泽;;规制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分异与融合[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波;;经济发展理论范式的演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2 黄凯南;;不完全合同理论——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鲁直;;传统经济学的困境与经济心理学的新地平[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4 许光伟;;技术、劳动过程与价值——理解马克思企业理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闫永琴;焦斌龙;;从现实走向空洞——现代主流经济学现状以及对它的批判性思考[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徐传谌;刘凌波;;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一个理论演进的综述[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司正家;;区域经济学发展述评与思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德武;中国经济学要来一场研究范式革命[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研讨会简述[N];光明日报;2006年
3 刘俏;让数据坦白真相[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黄凯南;关注前沿 开阔视野[N];人民日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王敏;行为经济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拥抱[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经济学主流非主流之争向真理逼进[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向松祚;机会成本、个人选择和经济自由[N];证券时报;2002年
8 妍字;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妍字;应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文启湘;《家庭消费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评介[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让让;边缘性进入与二元管制放松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2 孙涛;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比较及综合:交易组织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童文俊;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2 曾静;从科学哲学视角论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D];山西大学;2006年
3 黄哲;消费视域下的生产与生活互构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马良;价格点策略[D];辽宁大学;2009年
5 朱孝忠;市场进入次序优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沈振东;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生成与演进[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37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3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