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国内外创新指数研究进展述评

发布时间:2018-06-24 04:23

  本文选题:创新指数 + 创新能力 ; 参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2期


【摘要】: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区域以及国家等各个层面的竞争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创新指数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对相关研究作了述评,最后对该领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Innovation abi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regions and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b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of innovation index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reviews the related studi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prospects for the next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is fiel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JL009)
【分类号】:F062.4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晓月;熊彼特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如中;戴昌钧;;知识竞争力理论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7年04期

2 张学文,张平,杨省贵,崔国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06期

3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4 郑春东,和金生;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新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03期

5 焦玉灿;罗亚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7期

6 陈晓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5期

7 杨忠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3期

8 唐家龙;;知识竞争力与经济表现的经验分析——解析2005年全球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2期

9 刘国新;李兴文;;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2期

10 唐炜;蒋日富;鹿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志刚;论中关村的自主创新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伦蕊;;不同涉外经济活动影响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1期

2 吕志燕;;浅谈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经济学类专业教学工作角度[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8期

3 冯鹏义;;自主创新能力与组织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J];江汉论坛;2008年02期

4 樊世清;;论企业竞争模拟在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成功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1期

5 李建英;李总;;基于学科竞赛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0年08期

6 张永智;艾治润;詹铁柱;;经济管理实验教学“3+2综合评价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11期

7 韩庆祥;;财富是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8期

8 黄秋如;;论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商论;2006年10期

9 李玉新;;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01期

10 张苓;;浅谈高职经济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晓波;王珏辉;姚国权;;研究型大学商学实验课程定位与系统整合[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何辛幸;;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的互动关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夏文斌;;知识经济与人才创新[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郑贵斌;;“创新爆炸”轨迹及其启示[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沈颂东;姚国权;李志荣;;面向未来的商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邓燕雯;陈秋华;吴声怡;曹仁稳;;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6年

7 武普照;吴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8 谭琼;;刨新与知识经济[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李荣;;基于产业融合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王子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庆祥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财富是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潘强恩;特色是生命 创新是灵魂[N];光明日报;2003年

3 博吾乐;创造力和创新的价值[N];经济观察报;2006年

4 张其仔;我们离新经济有多远[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5 世界经济论坛总干事 克劳德·斯玛加/文 束明鑫/译;会拼与抢赢[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6 ;崛起的新生代民营经济[N];江苏经济报;2000年

7 本报评论员;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本质和灵魂[N];科技日报;2000年

8 王云坤;以创新精神迎接新世纪[N];人民日报;2000年

9 谢士强 官兵;让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得益彰[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10 ;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邱爽;产权、创新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蔡晓月;熊彼特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4 柯忠义;技术授权、技术创新与社会福利[D];暨南大学;2008年

5 严红;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与成渝经济区创新网络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赖观荣;网络经济时代的投资选择与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8 文Z,

本文编号:2059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59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