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符经济思想中的“富民为本”
本文选题:经济思想 + 王符 ; 参考:《思想战线》2011年06期
【摘要】:正王符为东汉著名思想家,终生未仕,著有《潜夫论》10卷,遍涉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等领域。在经济思想方面,王符把经济失序作为东汉中晚期政治、社会及边防乱象之根本,以"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为立论基础,针对当时风政提出了他的经济主张———"富民为本",强调"富民"应当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一、"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因何以"富民为本"
[Abstract]:Zheng Wang Fu, a famous thinker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as the author of 10 volumes of Qianfu Theory, covering politics, philosophy, law, economy and other fields. In terms of economic thought, Wang Fu regarded economic disorder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frontier chaos in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based on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valley is the life of the people". In the light of the prevailing policy at that time, he put forward his economic proposition-"enriching the people is the foundation", emphasizing that "enriching the people"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basic goal of economic policy. First,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valley is the life of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F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军;略论王符《潜夫论》之经济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肖鸣政;能绩人才观的人力资源开发学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葛佳才;汉代典籍中副词刊订校注例[J];古汉语研究;2005年03期
4 昝风华;;汉人享乐观念与汉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谭洁;论先秦两汉孝道观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王晶波;敦煌相书残卷S.3395、S.9987B1V考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向晋卫;东汉末年的“求真”思潮[J];南都学坛;2002年04期
8 汝企和;两汉时期之相人术与汉代社会[J];齐鲁学刊;2005年05期
9 孙国志;战国时期秦国封君考论[J];求是学刊;2002年04期
10 苏晓威,王兆云;论中国古典戏剧中梦的表现及其意义[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鲁瑞菁;;两汉“三代始祖感生说”述论[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朝富;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之走向[D];扬州大学;2005年
6 郭颖;《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武锋;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立兵;论《毛诗正义》的学术成就[D];扬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洪波;融合中的嬗变—汉代政治文化传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沈阳;汉代人性论发展脉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尚晓梅;汉魏之际的英雄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德祥;汉代儒家商人观念[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媛媛;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燕云;唐五代宋初敦煌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曙光;先秦儒家荣辱观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骏;春秋战国时期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和实践[D];四川大学;2007年
9 何胜冰;韩非之术论[D];大连大学;2008年
10 罗松峰;汉代丧葬典礼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宾;;王符经济思想中的本末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婵娟;;王符经济思想论[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3 叶世昌;从龚自珍的经济思想说起[J];学术月刊;1994年04期
4 陆柳;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J];求索;1982年02期
5 肖振武;;魏源的民营经济思想初探[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6 师益;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市场观[J];经贸导刊;1998年10期
7 严亚明;洋务派经济思想的若干现代取向[J];衡水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8 程必定;邓小平强国富民的经济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J];理论建设;2001年02期
9 邹开明;周世慧;;浅析改革开放前邓小平的经济思想[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10 徐汉峰;周启宏;沈爱珍;沈红珍;;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巨大贡献就是解放生产力——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世宏;;中国产业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2 石世奇;;论荀子的经济思想[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3 武占江;;刘古愚经济思想述论[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4 王同勋;;《诗经》经济思想发微[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5 丁鹏;;商鞅经济思想简论[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6 韦苇;;略论先秦儒道两家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7 吴申元;;试论明代中后期经济思想的演变[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8 刘同德;;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特点[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9 汤照连;;岭南经济思想的发展、特点及其历史意义[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10 王廷杰;;务实精神是李先念经济思想的主线[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素峰;学习陈云经济思想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N];学习时报;2005年
2 之恺;“党的经济思想与社会变迁”研究之新进展[N];北京日报;2001年
3 杨发仁;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N];新疆日报(汉);2005年
4 张卓元;陈云综合平衡的经济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樊继达;公共经济思想的演进与当代中国转型[N];学习时报;2007年
6 解保军;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探微[N];光明日报;2006年
7 卫兴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宝库[N];人民日报;2006年
8 赵素萍;经济思想博大精深 对今天仍有指导作用[N];咸阳日报;2005年
9 张立栋;邓小平的经济思想[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张文;追寻数据背后的经济思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平;中国转型期反腐介廉的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高月仓;梁启超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1年
3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赵麦茹;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D];西北大学;2007年
5 郭笑撰;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6 王晓峰;杰弗里·萨克斯的经济转型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朱圆满;梁启超产业经济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兴;《盐铁论》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郑冬晓;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日中;任弼时的经济思想发展述论[D];湘潭大学;2004年
2 王金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吴欢;樊纲经济思想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乔雪松;严复的经济思想初探[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李瑜;苏轼的经济思想[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6 曲江滨;薛福成经济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宋凌迁;使命与求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梁志敏;建国前后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荣友柏;论陈云经济思想的鲜明特征[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张红成;陈独秀经济思想探索[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77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7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