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财富的创造与分配

发布时间:2018-07-01 12:36

  本文选题:物质财富 + 财富分配 ; 参考:《哲学研究》2011年02期


【摘要】:正一、财富分配的根据之一:财富的创造财富分配之道是财富哲学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财富哲学研究财富分配之道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富的性质、源泉及财富增长的规律性的探索,阐明财富分配的正确原则和正确途径。如果按使用价值定义财富,世界上的财富可分为两种:"天然存在的"财富和"借人力"而创造出来的财富。(参见马克思,第1卷,第56页)天然的财富是自然界直接恩赐的财富;创造的财富
[Abstract]:One of the foundations of wealth distribution is that wealth cre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studied by wealth philosophy . The purpose of wealth distribution in wealth philosophy is to clarify the right principles and the right path of wealth distribution through exploration of the nature , source of wealth and the regularity of wealth growth . If wealth is defined on the value of use , wealth in the worl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 " natural " wealth and " borrowed manpower " . ( See Marx , Volume 1 , p . 56 ) Natural wealth is a wealth that is directly gifts to nature ; wealth created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F01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分析工具[J];中国法学;2002年05期

2 王贵松;论中国违宪审查机构之设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1期

3 杨学功;试论哲学的层次结构——兼涉几个相关问题[J];学术月刊;2003年02期

4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5 徐长福;劳动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生产化——从亚里士多德传统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概念[J];学术研究;2003年11期

6 高兆明;中国现代化价值合理性根据辩驳——在传统与后现代性之间[J];学术研究;2003年11期

7 吴向东;马克思与“资本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04期

8 黄文艺;全球化与法理学的变革和更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9 公丕祥;东方社会主义的法律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理论探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10 肖巍;关于“人类中心”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辨正[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郭继强;劳动供求状态: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理论与经验[D];浙江大学;2005年

3 雷龙乾;马克思主义社会转型理论[D];北京大学;2000年

4 张雪伟;日常生活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付畅一;《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秉乾;论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秦廷国;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惠玲;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蔡剑锋;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姜佑福;论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念”的基本差别[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文博;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分解与重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2 周玉文;论毛泽东的党际关系思想[D];湘潭大学;2004年

3 彭原;异质性劳动的数理经济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4 陈云;论马克思个人理论及中国当代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万祥春;论中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偶芳;“人与自然是兄弟”——对云南丽江纳西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文化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娄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国有资本政策变迁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李刚;介入与回应[D];苏州大学;2005年

9 王晓妹;试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闯晓燕;文化合理化与文化大众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晓光;中国财富分配三大差距的演变及其控制(上篇)[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李松龄;公平、效率与分配[J];河北学刊;2001年05期

3 朱伟一;;财富是法律的结果[J];世界博览;2011年03期

4 李松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的制度安排[J];理论参考;2003年05期

5 张斐斐;刘洁;;对劳动价值论和财富分配的分析和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3期

6 许彬;实现财富公正分配的"三只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何应森;;社会保障制度对财富分配的影响以及在避免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的作用[J];南方经济;2006年01期

8 叶碧英;;论亚当·斯密对劳动者生活状况的关注——读《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09期

9 李桂平;胡静;;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的转变看现代性的断裂——评贝克的《风险社会》[J];中外企业家;2009年20期

10 李明桂;;马克思对“为生产而生产”和“分配决定论”的批判之今解[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佳航;财富分配的制度性缺陷[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2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王小锡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伦理学会秘书长 王露璐;谁之增长 何种包容[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潘石屹;小的为什么是美好的[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袁东;只因人类贪欲永无止境[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简新华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读《市场为何有效》有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幸福的经济学分析[N];人民日报;2007年

7 李义平;幸福的经济学分析[N];西安日报;2007年

8 蔡波;对经济增长的多维思考[N];鞍山日报 ;2006年

9 刘民权 俞建邱 王曲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从人类发展视角看可持续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高春涛 袁兰兰;虚拟经济“创造”财富[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剑;论新财富观下的经济发展[D];贵州大学;2006年

2 祝艳华;中古时期英国农民的经济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3 唐燕妮;论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两种文化”关系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尹汝海;物化: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存在方式[D];吉林大学;2005年

5 伍云亮;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消费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帅刚;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思想[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上官晓琴;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蒋银鸽;李约瑟之谜新探:基于货币——价格分配效应角度的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9 王芳;符号消费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李明;阿玛蒂亚·森福利经济学的哲学解析[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7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87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