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效益价值计算模型研究
[Abstract]:Taking highway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the environmental space is divided into water environment, soil environme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sound environment, bi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methods such as restoration / replacement cost method a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netary value calculation model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enefit, and the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example engineering data,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will produce great benefit value after it is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分类号】:X171.4;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宗濂;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J];农村生态环境;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纯祥;;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及控制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2 唐迎洲,阮晓红;城区河道底泥修复技术探讨[J];北方环境;2003年02期
3 龚世平;徐汝梅;史海涛;;海南岛淡水龟类区系特点及保护优先性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3年06期
4 高均凯;深入研究森林健康 积极探索中国森林健康之路[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俞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陈炳浩;摒弃人类旧文明 创建人类生态文明[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李智勇,樊宝敏;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苏孝同;生态文明的林业理念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崔国发,成克武,路端正,王建中,李俊清;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植物濒危程度和保护级别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崔国发,李俊清,牛树奎,胡德夫,路端正,王建中,孟昭霞,喻宝金,李栋,徐占明,彭光强,彭明本;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功能区划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会岩;;浅谈我国森林资源的环境保护作用与可持续性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李谷;吴振斌;侯燕松;;养殖水体氨氮污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其前景[A];可持续水产养殖——资源、环境、质量——2003水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曾麟;王革华;;中国能源农林业的现状、意义及发展战略[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建华;林业投资项目环境影响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张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3 刘春良;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师庆东;基于FVC指数对1982~2000年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6 王翠红;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邓宏兵;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珊;金钱槭属植物保护遗传学与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温明章;饮用水水源地生物资源及其在水质保护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03年
10 许英勤;塔里木河下游垦区绿洲景观格局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独叶草叶形态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间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张红梅;大针茅种群遗传变异的RAPD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3 林立忠;石化工业污染对泉港区环境质量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4 魏国良;黄河小浪底库区退化山地植被物种多样性和退化阶段划分[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王迎春;应用海藻提取物ECLean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刘波;益生素对异育银鲫消化酶活性、肠道菌群及生产性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史春龙;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中反硝化微生物及其反硝化作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童昌华;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阴环;陕西长安光头山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文益君;广州市城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淑媛,任久长,由文辉;利用人工基质无土栽培经济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2 程积民;万惠娥;胡相明;;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重建模式与演替过程研究[J];草地学报;2005年04期
3 钟祥浩;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4 马玉寿,郎百宁,李青云,施建军,董全民;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J];草业科学;2002年09期
5 陈祖松;不同治理模式的红壤物理性质与渗透性能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6 谢锦升,杨玉盛,陈光水,郭剑芬;严重侵蚀红壤封禁管理后土壤性质的变化[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陈志彪,岳辉;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的小气候效应分析——以长汀河田地区为例[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年01期
8 蒋芳市;黄炎和;林金石;林秋月;闫芳芳;王道坦;钟炳林;岳辉;;强度侵蚀红壤区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年01期
9 陈志彪,朱鹤健,肖海燕,林惠花;水土流失治理后的花岗岩侵蚀地植物群落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濮培民,王国祥,胡春华,胡维平,范成新;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J];湖泊科学;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良平;燕山山地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和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丽云;;简述公路项目的建筑环境保护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2 孙柏林;姬海军;;浅谈公路工程各阶段环保措施[J];华章;2011年23期
3 陈远新;周业杰;;浅谈广西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J];科学之友;2011年12期
4 谈春燕;;试谈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5 尚潇瑛;;山区水库应对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水利;2011年04期
6 周力军;;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监理要点[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7 郝培文;蒋小茜;石载;;绿色公路理念及评价体系[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年05期
8 刘巍;钱宁;戴欣;杨帆;;水生态恢复学与保护发展战略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1年07期
9 李建军;;浅谈公路工程环境质量监理工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10 贺红涛;;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操;;浅析公路环境保护及措施[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2 王斌;董博昶;秦晓春;吴贤斌;彭丹;田雷;赵琴;李茵;;公路工程对生态环境长期影响的识别与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陈维华;靳世兴;孙建秀;;公路工程的环保措施[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4 陈楠;贾建和;周保华;王洪华;;张家口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研究——以张石高速公路(张北至旧罗家洼段)为例[A];全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德印;胡庆霞;;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6 戴建华;;发展循环经济 开展地质性环境治理——关于姑山矿业公司中山排土场生态恢复工程的思考[A];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王琼;辜再元;周连碧;;德兴铜矿水龙山酸性废石堆场边坡生态恢复工程模式研究[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苑国良;;纳米TiO2光催化脱除氮氧化物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9 李培;荆纪红;;公路工程环保措施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10 傅智;;关于生态公路科技内涵的探讨[A];生态环保公路现场技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克鹏;市纪委加强对黑铁山生态恢复工程建设调度[N];淄博日报;2008年
2 雒鸿政;洮砚乡成为甘南生态恢复工程实验示范区 [N];甘肃日报;2002年
3 记者 宋柏松 通讯员 李永利 田哲轶;大潮坪湿地重现生态景观[N];河北日报;2010年
4 钟辛;一道渐行渐近的“风景线”[N];广东建设报;2006年
5 记者 尤海峰;抓住关键 全力突破[N];温州日报;2009年
6 张占成;谈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N];驻马店日报;2005年
7 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翟玉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8 李远;浅谈公路实施环保重要性[N];伊犁日报(汉);2006年
9 通讯员 杨德康 杨继培;剑川四大工程抓实剑湖保护[N];大理日报(汉);2009年
10 葛战成;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N];驻马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希平;昆磨公路沿线山地环境地质变化遥感信息及驱动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陈廷方;西部山区道路工程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机制及其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华梅;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石波;基于CVM的公路工程环境价值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3 姚刚;公路工程临时用地生态恢复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陈斌;公路工程建设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段亚萍;公路施工环境监理质量及进度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6 周启忠;余杭石鸽废弃石矿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及效果评价[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7 牛玉欣;公路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郝连娟;公路建设对黄河冲积平原盐碱地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保护[D];山东大学;2008年
9 张晓健;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任海霞;重庆市生态公路路域环境生态恢复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63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6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