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走先富与共富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再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4 22:58
【摘要】:邓小平既不赞成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两极分化、后共同富裕"、"先资本主义、后社会主义"的思路,也不赞成空想社会主义的"拒绝先富、直接实现共富"的思路,而是主张既要始终坚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始终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这在整体上就是要"始终走先富与共富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使中国"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这一新思路包含了一系列深具革命性的基本思想和重要主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Abstract]:Deng Xiaoping does not approve of the traditional Marxist theory of "polarization first, then common prosperity", "capitalism first, then socialism", nor does Deng Xiaoping support the idea of "refusing to get rich first and realizing common prosperity directly" in utopian socialism. We should not only insist on "some people get rich first", but also avoid polarization and strive to realize common prosperity. On the whole, it is necessary to "always follow the road of combining the rich with the common rich" so that China can "grow into socialism peacefully." This new idea contains a series of revolutionary basic ideas and important propositions, which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分类号】:F120.3;F091.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敬胜;;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汪青松;;邓小平企业管理实践与理念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3 李正华;;邓小平、陈云的改革思想比较[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4 周新城;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科学地研究苏联演变问题的重大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胡安全;;新时期中共党内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胡安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意识的嬗变与执政党的思想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王新建;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的宽广视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马小林;刘沧海;;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当代社会思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王开琼;;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的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王心月;;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权文荣;;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程淑兰;;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3 廖胜华;;科学发展观地域化的广东类型[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4 黄卫平;郑超;;经济特区的政治逻辑——献给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彭先兵;倪新兵;;基于东莞看实施“和谐共享战略”建设幸福广东的路径[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雅儒;;论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8 程中原;;毛泽东理论问题指示平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正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冯静;;关于避免收入两极分化的政府责任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6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9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燕杰;现阶段高校研究生兼职本科辅导员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波;和谐社会构建中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宇;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现实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敏;中国共产党党建主线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唐建阳;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于晓军;邓小平经济改革创新思维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莹;基于马恒昌小组精神的企业创新精神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华实;;邓小平全方位经济开放理论的杰出贡献[J];南方论刊;2008年11期

2 李国强;王海山;;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新发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干启明;;论邓小平的先富与共富思想[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2期

4 吴光祥;;邓小平解开姓“资”姓“社”之争困局[J];世纪桥;2008年21期

5 崔松虎;张广;;从“先富”到“共富”——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经典范例[J];生产力研究;2009年07期

6 汪青松;;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战略性特征[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7 王晓南;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研究的贡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李曼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及逻辑延伸[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9 姜继玉,毕于建,李彬;邓小平对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伟大贡献[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10 潘玲霞;;论邓小平反对两极分化思想及其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阵军;;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划时代的贡献[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2 韦伟;;邓小平转型发展理论研究[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3 张家阔;;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私营经济思想的新发展[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任全礼;;深入理解邓小平的富民思想[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肖议;;浅析邓小平城市建设和发展思想[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致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7 孙希良;;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熊华源;;论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及其时代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红波;;浅论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宋晓宏;;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私营经济思想的丰富与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抒望;解读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N];吉林日报;2008年

2 许新三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本报记者 向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从何而来[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7年

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N];经济观察报;2008年

4 张立栋;邓小平的经济思想[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许新三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本报记者  向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从何而来[N];南方周末;2007年

6 王成群;邓小平的改革策略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潘继红;激情演义新市场经济与国富之路[N];国际商报;2005年

8 评论家、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马立诚;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N];经济观察报;2010年

9 高志凯;邓小平与“新新中国”[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孙立平;怎样才算好的市场经济[N];济宁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D];复旦大学;1995年

2 刘希良;市场秩序基础理论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岳宏志;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毛增余;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郭哲;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孙大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生升;哈耶克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市场经济秩序[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9 刘小兵;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

10 汪洁;中国经济伦理思想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诚;论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顾光海;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D];新疆大学;2004年

3 邓磊;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黄远伟;试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6年

5 刘敏;邓小平的公平效率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媛;邓小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罗莹;论邓小平的经济增长思想[D];中南大学;2003年

8 杨清林;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构想及其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刘晓航;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浅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家杰;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92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92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f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