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战略、产业链组织结构和产业吸收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核电产业为例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dustry level, the influence of R & D intensity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chain on industry absorptive capacity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tention of R & D intensity, learning mechanism and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 modified model is proposed.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nuclear power industry developed by our country is given.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2103)
【分类号】:F062.9;F426.23;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3年03期
3 宁东玲;吴远巍;;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卿;;论出版产业链的基本属性[J];出版科学;2006年04期
2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3 冯博,樊治平,王建宇;组织知识存量的有效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巫月娥;;技术内化方式和学习战略一体化集成模式研究[J];大众科技;2006年01期
5 张铁男;罗晓梅;;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6期
6 王云霞;李国平;;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0期
7 胡翠华;;证券产业价值链构造的规范分析——界定及构造依据[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8 刘贵富;;产业链的基本内涵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8期
9 陈朝隆;陈烈;金丹华;;区域产业链形成与演变的实证研究——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J];经济地理;2007年01期
10 张学华,陈文标;基于外部缄默知识的新产品开发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义飞;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疏礼兵;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操龙灿;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及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朱秀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韩敏;基于ASP的汽车产业链协作模式、技术、平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贺盛瑜;制造企业主导的物流联盟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任志安;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理论及其治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任红波;模块化体系中的产业链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王国荣;组织学习视角: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组织学习方式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恒松;温州市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林洁;我国网络电视产业链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杨敏;WJ药业发展战略[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石中金;我国固网运营商战略转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5 韩刚;移动支付产业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贺轩;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7 李心芹;产业链若干问题研究—特性.类型.利益分配[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永强;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转化障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李松林;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获取的国际化模式[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谢洪明,刘常勇,李晓彤;知识管理战略、方法及其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2 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3 刘璇华 ,夏洪胜 ,惠青山;构建有利于组织学习的新型组织结构[J];经济师;2002年09期
4 宁东玲;吴远巍;;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5 张振刚,陈蕾;知识型企业吸收能力的识别和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5期
6 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娟;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开春;;知识管理在核电技术转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东方电气评论;2011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双柒;甘肃金宝实业有限公司重组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94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94419.html